散文 | 书与看书,给自己点亮的灯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1 12:56 阅读(0)
散文 | 书与看书,给自己点亮的灯
书与看书,给自己点亮的灯
一一写在株洲“读书月”
当房子里乱七八糟的东西快要堆积如山时,我和老婆终于下定决心,进行一次集中突击,还家一个窗明几净,简洁舒适。
经过一整天汗流浃背,清理战果时,赫然发现,最乱、最多、最占空间的是各种各样的书。新的、旧的,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哲学,生产管理、金融经济等专业类的,还有各种心灵鸡汤,林林总总一大堆。------ 仔细想想,这些书大多是我出差途中的收获。从事销售工作东奔西走十余年,最固执的一个坚持,就是买书和看书。车站、机场、陌生城市偶遇的某个书店,随手翻翻,眼前一亮就收入了囊中。日积月累下来家里开个小书店绰绰有余。每次买的时候兴致勃勃,拿回家后却难得有心情再打开,所以买得勤,真正认真看完的少。老婆经常拿这一点诟病我,因为老婆比我要理智许多,一般只会买有用的书。我是爱看书也爱买书,但是看着这些随意堆放,甚至有些还布满了灰尘的书籍,我又茫然了。------ 我对书的这份热爱其实要打许多折扣,若干年前我对书的态度与今天却是截然不同。特别是年轻时想看某本书能够达到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地步。拿到手后,也是万分珍惜爱不释手。
更早的时候,那时正在读小学四五年级。农村贫穷的家买不起书,听说村里有人藏有一本红楼梦,虽然那时的我肯定是一百个看不懂,但念在心里了,就挥之不去,猫爪挠心一样。几次放牛时在人家屋门前辗转迟疑,被那家女主人问出原由,最后得偿所愿,宝贝似的借到了手。囫囵吞枣看了两个礼拜,那份快乐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长我九岁的大哥,在家里遗落了一本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的《青山青》。用女性特有的细腻讲了一些东南亚的故事,厚厚一本,现在想来枯燥无味得很,但被半懂不懂的我当成宝贝翻了好几遍。
小时候找不出书来看,就把哥哥们初中、高中的语文书、历史书全当成课外书,看得津津有味。莫言曾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回忆起儿时把《新华字典》当书看的趣事,其实一点都不稀奇。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小时候的我,放牛时口袋里就时常装着一本被哥哥们翻旧了的《新华字典》或《汉语成语辞典》。
父亲知道我喜欢看书,到别人家如果看到有小孩看“连环话"或者其它图书,常常腆着脸帮我借。有时能顺利借到手,更多的时候是挨别人的白眼。若干年后,与父亲聊起这些事,父亲深表遗憾的就是家里穷,送我们三兄弟上学已经吃力,没有办法满足我们买课外书的愿望,一本也没买过。
读高中时,学校不远就是镇子,镇子里有一个破旧的电影院,电影院前厅二楼有一间更破旧的房子,挂着一块木牌,写着“三阳港镇文化室"。我无意发现这个宝地,走进去一看,里面摆放了一些关于农作物种植和养殖的书籍,有一个书架还放了一些不知哪里收集来的二手“大部头"作品装门面,《资本论》、《战争与和平》、《莎士比亚全集》之类。
我当然知道,这些还不是当时的我能啃得动的,但还是如获至宝,流连忘返。当时没有办借书证借书这一制度,要看只能坐在那儿看,虽然学校管得紧,但我还是经常溜出来泡在里面,这算是我枯燥中学生活里一小段幸福时光。
在长沙读大学的时候,学校的图书馆,我理所当然成了常客。借书证每个学期都要换两次,因为频繁借阅,空白的格子过不了两个月就会被填满。那时候,其实也没有什么目的和阅读计划,全凭感觉找书。碰上什么,随手翻翻,感觉喜欢,就借了去看。总体上文史哲、人物传记居多。
那个时候,家里寄的钱少得可怜,吃饱饭已经勉强,买书还是一个奢望。但有一个学期,我硬是顶住了班主任老师的白眼,没有交那个学期的课本资料费,临时借高年级同学旧的课本对付,省下一笔钱,到新华书店买了一堆自己喜欢的书,有《百年孤独》、《我们》、《古文观止》、《飞鸟集》等,算是真正过了一把买书看的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