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皮影——曾经欢畅淋漓的记忆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16:19 阅读(0)
秦腔、皮影——曾经欢畅淋漓的记忆
原创 枯守拙 说史话
由过年而想到热闹,由热闹又想到老家的庙会,至今仍没有间断过。区别只在于规模有大有小,剧团的档次有高有低。我们一个乡有七八个村,每村都有自己的庙会,你正月,我二月,一年到头基本不曾消停过。有些有钱的村子,除了庙会,重大的喜庆节日也要请剧团下乡演出。有些有钱的人家,给老人作寿也要大唱三天,每日宴请宾客,极其奢华,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村与村之间,当然也少不了相互比较,而其中的佼佼者,当属刘家店村公刘庙的庙会。古三月初八的庙会日,最次也是市里的剧团,声势甚是浩大,整个地区都有名的。这天,远近各乡的人都去赶场,滚滚车流在乡间的土路掀起阵阵尘土,当然,车流限于自行车。刘家店村在全乡声望之高,固然是由于它的富庶,但公刘庙会的影响,所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
我们村,在乡里属于比较穷的,但穷归穷,关系到脸面的事谁也不甘拜下风。更有意思的是,我们一个村,有两个庙,供着两个神,一个是观音娘娘,一个是关公,两个生产队的都争说自己供的是真神。为此,每年少不了唱对头戏,使劲把庙会的档次往高里抬。我们庄子上供的是关公,庙会的会日是七月初三。五月刚收完麦子,负责人就挨家挨户收钱,不愿意交钱的就交麦子。有人多给,有人少给,也有人不给。这都无所谓,筹的钱多了,就上点档次,请市里的剧团,钱少了,就请邻近寺里田或南左乡的由村民自发组织的剧团。他们农忙时回家种地,闲时则走乡演出,人手不够,服装也不整齐,演员刚唱完这一出,立马到后台换衣服客串下一出,当然出场费也就不高,四五天下来也就七八百块钱左右。时日既久,到也积了一定的声望。
------
老家的人喜欢听秦腔,听久了也就喜欢唱,《铡美案》、《斩秦英》、《三娘教子》、《周仁回府》等,在村头随便拦住一个老头或老太太,都能吼两嗓子。秦腔的好处在于,只要嗓门高,随便怎么吼,都不会跑调。所谓“八百里秦川吼秦腔”,一折戏唱下来,浑身汗津津,真是通透,感冒都能吼好了。干活累了,在地头上不自禁地吼上两嗓子,自己都觉得提气,并能起到激活体能的作用,以便持续投入到田间的劳动中去。既然喜欢,而每家需赞助的钱物也不多,所以响应的人能占到大多数。剧团真的请来了,全庄人都在忙,帮忙搭戏台,安排戏子入住,一般都住在离剧场比较近的村民家里,这家三个,那家五个,每人每顿饭或三五毛不等,到年底由大队出资补上。大家也都乐意接纳。我们家每年都要接纳几拨唱戏的住宿。我喜欢在每天早晨看他们练功。一位年轻的阿姨开玩笑说要收我为徒,把我还走,吓得我一看见她进门就躲起来。
------
七月初三的前一两天,大家已然奔走相告,说今年请的剧团里有某某名角,相约当天带小凳,赶早去抢位子。所谓的剧场,早先是大队居委会的院子,早就承包给农民种上了粮食。而戏台更是简单,就是一个十米见方的土台子,用椽和篷布搭建了一个临时戏台。戏子唱到兴尽处,满场子奔起来,就只见尘土不见人,这一幕情景,最适合演《西游记》不过。老人们最热衷于此,下午一点开戏,十二点就到了,晚上八点钟开戏,六点就去占位子。或卷一支老旱烟,或抽个烟锅子,或花两毛钱称二两瓜子,东扯葫芦西扯瓢没完没了地唠起家常来。有的老头爱吃柿子,一毛钱两个,嘴里啃一个,手里捏一个,手兀自哆嗦着,柿子瓤都顺着胡子茬流下来。台上戏子刚一张嘴,他们就跟着哼哼,摇头晃脑,好不自在。小孩子自然也喜欢这种热闹的场合,十点钟吃完饭就出门,下午四点吃午饭还不见回来,家长只好到戏场去揪人。小孩子个个都灰头土脸,乍看之下还真认不出来哪个是自家的。每逢庙会,父亲每天给我和哥哥一毛钱,我们一人买一个香瓜,又舍不得吃,总是从顶上挖一个洞,先把里面的瓤都掏空了,拿在手里玩弄一天,想到明天又将得到一毛钱,可以买新的,这才心安理得地吃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