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朱炳南:焦麵·洋炒│美食记忆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11:56 阅读(0)

朱炳南:焦麵·洋炒│美食记忆

 焦麵

题名焦麵,用“麵”而不用“面”字,并非追风某全国人大委员的恢复繁体字提案。只因试看简体“焦面”二字,第一反应似为映射人之面容憔悴若焦头烂额态,亦或疑为光学术语,以生歧义。为一目了然计,觉得该用繁体的麵字为妥——这里说的“焦麵”是谷物类食品啊!
夫子曰: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问何为五谷?“五谷”者,稻、黍、稷、麦、菽也。麦乃世间栽培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麦类有小麦、大麦、燕麦等品种。“大麦,植株似小麦。无芒或具长芒、钩芒。子实供食用,亦可酿酒、制饴糖或作饲料。”这是《辞海》给大麦的定义。请教当地农民老大爷给出的答复:大麦与小麦穗株最明显的区别是大麦的麦芒很长,俗称“芒大麦”,强调“芒”字;其嫡亲俩兄弟的面相也不难辨认,大麦籽粒细长颜色浅,小麦恰恰相反:矮胖色重。书上说大麦“供食用,亦可酿酒、制饴糖或作饲料”,老农们听了觉得茫然,他们祖祖辈辈偶尔种植大麦的岁月中,没听说用大麦酿酒。说是“制饴糖”,也不准确,民间熬制糖稀(饴糖)的大宗原料是碎米、玉米或红薯,虽然离不掉大麦,但大麦并不是熬糖的原料,泡发大麦生出的麦芽只是作为整个熬糖工艺中的糖化剂(学名催化酶)。熬糖这台戏中的配角“麦芽”却喧宾夺主的改变了饴糖的标签,通称为“麦芽糖”,于无意中占了个大便宜。
 
------
 
评论大麦与小麦的优缺点,略具农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大麦处于劣势——大麦亩产量极低,通常只是小麦单产的一半,所以历来农户安排大麦的种植面积很少。但是大麦的生长期短,是年份中早熟的粮食作物。江淮地区有农谚“麦到小满稻到秋”,又云“小满家把家,芒种普天下”,作为夏收的主打粮食小麦,最早也要等到小满与芒种节气才能到口,这漫长的只耕耘无收获的春季是农家最难捱的日子,称之为“青黄不接”,又名“荒春”,而立夏前后首位登场的大麦可解燃眉之急。民以食为天,大麦是上天赐与下民的救济粮,是春夏之交季节里暂时性的充饥补缺粮食,是早年间难求温饱的底层民众救荒谷物。至于将“大麦作饲料”,乃是书斋之言,吾乡流传的“乌龟吃大麦——活糟蹋粮食”歇后语,用来抵牾“大麦作饲料”正合适,农家岂可捨得在宝贵的土地上种植低产的大麦作饲料?
小麦加工成面粉,是地球人普遍接受的主食,没听说用大麦粉蒸馒头、压面条、煎烙饼、烤面包的。在我狭窄的人生阅历中,大麦的吃法只是磨“焦麵”:将淘净晒干的大麦籽粒炒熟,用石磨磨成麵,过罗筛去除麸皮,筛下的熟粉透着一股浓郁的焦香味,称为“焦麵”。将红糖或者白砂糖拌入喷香的焦麵中,甜和香是诱人食欲的两大要素,无论是干吃或是加开水调成糊状,都是味美可口的好吃法,与糕点、糖果一样归类于填饱肚子以外的美食享受。
对于开年的第一宗收获物,淳朴的农民除了自食之余,总是忘不了送给不事稼穑的城镇亲朋尝个鲜。因产量不丰,农家不会将大麦焦麺拿到市场出售。所以在早些年前,城市人不容易享受到焦麵的口福。也许有人说不食焦麵又如何?能吃上焦麵的城里人在品尝焦麵的同时,还体会到浓浓的乡情民谊,难道不值得珍贵吗? 
知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有战士吃炒面的描述,这炒面恐怕只能是汉字的“糒”、“糗”所指广义的干粮,不会是香喷可口的大麦焦麵,因为大麦是稀有谷物,达不到军需的供应量。
如今得力于农业科技的发展,粮食作物产量飙升,岁月中已无青黄不接的“春荒”那种捉襟见肘之困,谁还去经营种植这低产的芒大麦?“芒大麦”濒临绝迹,演化为“亡大麦”了,焦麵也就没了踪影。所幸还有企业家们追寻着传统美食的印迹,迎合人们的舌尖而不断创新,黑芝麻糊、黑芝麻荞麦糊、黑芝麻核桃糊等等快餐食品就是焦麵的仿制与延续,但是大麦焦麵那特有的焦香味是难以复制出来的。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