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下放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00:05 阅读(0)

 三萍

 
    那年,缠着父亲许我“下放”。
 
一天, 父亲拿着户口本对我说“你已经落户到丰山公社井边大队,从此你就是农民了。”
 
听罢没有任何恐惧,直到父母送我到“知青点”(“下放”的知识青年唤为“知青”,“知青”住的地方叫“知青点”),望着载他们返城的汽车在黄土飞扬中消失,我的眼泪应景狂流,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土路边,空落落地不知走向何方,犹如从母体断脐,突然成为一个独立个体,失去了温暖和依偎的感觉,内心充满了寒凉空虚感,身体不停地发抖,风中,哭得天昏地暗。不知道什么时候,“知青点”的带队叔叔,用浓浓的应山县口音高喊着我的名字,我才从不停的抽泣里抬起头,循声放眼,他已经向我走来,立即把眼泪擦干,低低地喊了一声“罗叔叔”,便不好意思地随他到了“知青点”。
 
“知青点”只剩三个知青,一男两女,其他的知青已经“招工”回城了。我“下放”时,已经结束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硬 行规定,我根本不需要“下放”。看见当年的大哥哥大姐姐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中,一次次振臂高呼“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扎根农村干革命”……红旗飘飘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簇拥着他们上了大卡车,在人们的欢送声中,光荣地成为了“战天斗地”的新农民。一直向往那种豪迈壮观的场面,可是轮到我到了“下放”的年龄,已经没有人愿意“下放”了,更没有敲锣打鼓欢送的场面,当年信誓旦旦“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哥哥姐姐们,唯恐没有进城指标,争先恐后回城了,象我这样不识时务的傻子却偏偏往“火坑”里跳。
 
因此,知青杨小慧见到我来“下放”,象打量一个怪物般百思不得其解。她哪里知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有“骄娇”二气,但全然没有如今孩子们的“啃老”心理,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决不会在家“吃闲饭”,或况作为应届生的高考落榜者,更是羞愧难当,因为数学是白痴而拉下了几分,为了逃避现状,“下放”就成了不二的选择。当然,我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事实上也证明了我只是为了虚荣心而短暂躲避当时落榜的不堪,因为仅仅“下放”大半年,我就参加高考榜上有名回城了。
 
我“下放”时,因为只剩下三个知青,“知青点”的经费养我们绰绰有余,根本不需要去干农活挣工分,所以带队的罗叔叔吩咐我“赶集”时去买菜买肉,他告诉我逢双日有很多农民挑着农作物到镇上卖,这一天就叫“赶集”。我隔一天就到镇上赶一次集,一早,我和杨小慧雀跃在通往镇里的田埂上,远远就看见集市上拥挤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镇上,村村队队的农民把值钱的货物都拿出来挑到市场上交易,市面上一片繁荣的景象,热闹非常。拿着罗叔叔交给我的钱,第一次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东看看西瞧瞧,逛了近两小时,篮子里放满了红红绿绿的菜,很是养眼,更令人眼馋的是趴在青菜上面的猪肉,瘦肉红得鲜活,肥肉白得油亮,想到中午的美餐,脚下生风,一路跑到“知青点”,自觉自愿折菜,洗菜,切菜,炒菜,第一次做饭的新鲜感让我的心情格外好,饱满的做饭热情相比三个知青的无精打采,我被罗叔叔视为吃苦耐劳表现好,给他们带来了活力的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的鼓励,一致认为我做的饭菜好吃,这可是我第一次做饭啊,居然被认可!于是,“赶集”就很自然地落到我头上了。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