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记忆——电器篇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22:38 阅读(0)
漆鹤鸣:年代记忆——电器篇
前段时间,家里突然停电,平时灯火通明的家一下子被黑暗笼罩。十岁的闺女没经历过这样的黑暗,六神无主地依偎到我身边。我告诉她不要害怕,然后从抽屉里拿出储存的蜡烛,点亮烛光。烛光映着两个孩子充满童趣的好奇眼神,让我想起我们小时候那些关于“电”的故事。
80年代的农村,白天是不送电的,到了晚上6点左右才来电,停电是常有的事。像这样的雷雨多发的夏天,脆弱的电线杆在一阵狂风后就会被吹倒,拉断电线而导致停电,电工师傅就会挎上工具包,奔走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为大家接通线路,输送光明。可是这电就像一个恶作剧的毛娃娃,一会来,一会走,家里的灯光一时亮一时灭,一来一去挑逗着人们的神经,一会在灯亮的瞬间高兴欢呼,一会在突然的昏暗后唉声叹气。
电闪雷鸣的夜晚,是不指望有电的,但凭风雨过后,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总渴望在亮堂的家里和家人分享一顿温馨的晚餐,又抑或乘着灯亮,男人们做些手工活,女人们拿起针线为孩子们做些粗衣布鞋。只是眼下这忽明忽暗的电挠的人心痒痒,湾里的男人们开始出来在场地里盘算着去修修这电,大点的男孩子们自告奋勇,去竹园捡一根长竹棍,扛在肩上,尾随着大人们,三五成群地往变压器方向去了。家里的妇人和孩子仰头死死盯着头顶上的电灯,期盼着电流能从修电队伍的竹竿里将线路接好传送到这小小的灯泡里。有那么一瞬间,电真的来了,亮堂的灯光照射在屋外的院子里,折射着小孩子们欢呼的身影。
无奈好景不长,刚刚变亮的灯泡,“呲”的一声从中间的铜丝里一划而过,灯光灭了,屋子也黑了。如此反复几次,人们的期望也如这电一样,彻底熄灭了。修电的队伍也奄奄地回来了,乏了的人们也打着呵欠,罢了罢了,今晚的电是来不了了,明天还要早起干活,还是早些歇息吧。凉风习习下的凉床承载着人们疲惫的身体,带他们憨憨入睡。
80年代,听大人们口中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不可想象那将是个怎样的世界。
家里有了第一台电视,也是湾里唯一的一台黑白电视,承载着大人们的欣喜,孩子们的新奇。电视频道被转得吱吱响,两条信号杆被拉得长长的,一会扭到东,一会扭到西,这才慢慢让雪花点的屏幕有了图像。那时候白天是没有电视节目的,只有晚上有,电视节目由村里建在最高山顶的“电视台”(应该是电视信号塔)发出来的,而负责“转台”的正好是我小学同学的爸爸,每当电视信号不好或是不转播的时候,人们都会在嘴里骂骂咧咧,~~又不送台,真是要~~。
后来黑白电视慢慢普遍了,又听说有了彩色电视。我家第一次买彩电,是熊猫牌的,那时我和妹妹正挎着竹篮在桑树地里捡柴火。爸爸和几个叔叔把彩电从大河口抬回来,妈妈在门口喊着我们的小名叫我们“快回来看彩电哦!”。我们听到喊声飞也般奔回家中,只见爸爸小心翼翼地掀开电视机包装箱,折腾了一会,拉开电视上的信号接收杆,一副彩色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这还是我们第一次看见电视里的人物穿着多彩的服装和那绚丽的舞台,我和妹妹高兴地手舞足蹈。
自那以后,我们家这个彩电就成了家里的宝贝,爸爸从集市上买回来一个黄绸缎的电视机外罩,妈妈还煞有介事地在上面绣上了两朵七彩的花朵。这个套着黄色绸缎的宝贝就成了我们童年里最欢乐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