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作家“惶恐”的圣殿 ——读魏留勤中篇小说《草根作家马国哲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16:25 阅读(0)
草根作家“惶恐”的圣殿 ——读魏留勤中篇小说《草根作家马国哲
文学评论
如今我们置身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时代,一个崇尚物质财富的时代。“物质”总被打扮得花枝招展,光彩鲜亮; “精神”总是蓬头垢面,无精打采。 在物质文明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经过长时间的苦闷、彷徨,人们开始了审视,审视自己,审视生活;开始了思考,直面现实,回归到精神文化层面上来。走在前面的当然是作家们。一方面面对高科技带来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快节奏的现实,感到无所适从,眼花缭乱;另一方面,面对重“物质”轻“精神”的拜金主义至上的现实,让一些人迷失了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丧失了人的精神价值、道德价值,甚至丧失了人性。 而作家始终在这两种“现实性”中,也就是物质与精神的撞击、冲突中突围,寻找“归宿地”,创建“理想国”。尤其是生活在底层、奋斗在自己的精神家园的文学爱好者们,他们始终保持并延续着老一辈“耕读传家”的传统文脉,锲而不舍地抱定着文学的梦想,占据一席精神的领地。而时代正赋予了他们以“草根作家”的美名。
我市知名作家魏留勤先生的中篇小说《草根作家马国哲》(发表于《时代文学》2019 年第一期),以独特的视角、独有的感悟、独到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和几个草根作家的文学情结和精神追求的历程,读来让人嘘唏不已。 魏留勤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草根”,在微山湖畔一边种地,一边写作,地道的“草根”写“草根作家”,自然有着非草根作家所没有的体验与感受。 一切素材都是真实的、经验的、地道的,恰如微山湖渔家做出的渔家宴:纯正,厚美。 草根作家写出的作品之所以受人青睐,予以肯定,因为它“接地气”,既带着泥土自然的芳香,又有着纯真质朴的高贵。 然而,我对“草根作家”的称谓却颇感有许多的辛酸味,于是便想到“是草比地高”这句俚语,引发出万千的感慨。 仿佛这个庞大的队伍正从暗影中不断向着光明走来,这暗影里有我,有你,有他。 他们如荒原上的小草一样,拱出泥土,迎着风雨,向着理想世界生长。 他们生长的环境多么艰难,又多么恶劣,长期在物欲和精神的碰撞、束 缚中挣扎,在利益与灵魂的阴影里突现。他们时而在物质的边缘上做精神的富翁,时而在诗意的雾霭里看到那座辉煌的圣殿,有时又在坍圮的象牙塔前趑趄、徘徊。 这群具有浪漫情调与文化修养的黄牛,就这样一如既往劳作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耕耘在精神的土壤里—— — 他们是双重的躬耕者。
小说的主人公马国哲正是农村无数“双重”躬耕者的缩影,生活在最底层的“草根”。常常为生活愁眉苦脸,疲于奔命,唯一的幸运是抱着“作家”的梦想。 马国哲是一个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却在物欲横流与道德滑坡的矛盾中处于尴尬的境地, 但他宁愿难堪也不会走以道德去换投机, 以放弃理想获取好处的偏路、斜路。 这更注定了“草根作家”要在现实面前低人一等, 腰杆也硬不起来, 直不起来,还不如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肥料厂班头,更不如那个“穷人乍富,挺凸肚”的“土豪”。 这揭示了在“偏沉”的社会里,文化(文学)的被贬值而且书生仍然百无一用的现实, 这是社会的悲哀还是时代的痛处?
说实话, 马国哲在泼辣能干的妻子李春兰面前,在那些世俗人的眼里,他是个“不安分”的农民,又是个不合格的“作家”。 既然冠名“草根”,其辛酸、痛苦也就在这里。 他遭妻子的白眼、褒贬;遭开黑厂(肥料厂)的厂长(痞子人渣)的忌恨、仇视,变着法儿羞辱、折磨他,最后忍无可忍离开了肥料厂;为了还儿子结婚欠下的 10 万元债务,以度过年关,无奈之下做贩卖大葱的生意,可是“四齐的嘴头难吃磨眼里的食”, “三无”三轮车和“百无一用”之人怎逃得过交警的法眼? 他和妻子不得不低三下四,甚至要下跪,求人开恩。 幸好大个子交警也是个文学追梦者,网开一面,才免了一场罚款、拘留的“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