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捞 饭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12:02 阅读(0)

捞 饭

 

 
 
■捞  饭
 
●敖文超(四川)
 
 
图片
 
农村传统土灶上的铁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添柴加火待锅里开始冒“泥鳅眼”,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去煮得软硬适中,用筲箕进行干湿分离,再把半熟的“生米饭”放在木甑中蒸熟,捞饭的制作便可大功告成。
捞饭,顾名思义就是用筲箕把米饭从米汤中“捞”出来,天全人喜欢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就把这种方式制作的米饭叫做捞饭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九岁那年,父亲就安排我为全家做饭。生产队分到手的粮食不多,早上是玉米馍馍,晚上又是玉米糊糊,中午正餐能够吃顿捞饭,便是一个家庭不错的日子了。早晨的玉米馍馍不合胃口,不到中午便是饥肠辘辘,吃上半碗刚捞在筲箕里的“生米饭”,能暂时缓解身体的饥饿。我对父亲的安排也没有抵触,近水楼台先得月,做饭时还可以提前吃点“生米饭”。
把米饭蒸熟的木甑是一个没有底子的全通木桶,里边靠近下方几块木板上预留了凸起卡住甑篦防止滑落,外边也要对称预留两块凸起,以便把木甑搬动时好握住用力。蒸汽通过甑篦的缝隙进入,把米饭完全蒸熟。甑篦是用竹条和竹篾编织成的凸面圆形物品,蒸饭时凸面向上便于承受重量。为防止饭粒掉入甑篦的缝隙难以取出,一般还要在甑篦上面垫上一块通气性好的纱布。原有的木甑太重,即使我在灶台旁边放上凳子,站在上边要把装满米饭的木甑抱上灶台,也是十分吃力,就扭着父亲重新制作一口木甑。
一天父亲下工很晚才回家,肩上扛着几截杉木,进屋后拿出他自制的手锯,把木料锯成等长小截,又从中间锯开,用斧子剔除木料中间部分做成拱形木板,两块木板之间打孔用楔子进行铆接,最终连接成一个圆形木桶,再用两个竹篾条编织的圆环捆扎结实,一个木甑便制作完成。原有的甑篦偏大,父亲又比了尺寸重新编织了一个。有了新的木甑,我做捞饭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父亲他们那个年代在农村长大和长期生活的人,对于制作木甑筲箕之类生活日用品,很多人都是信手拈来。在他们幼年时,父母就会教他们学习各种生产生活工具的手工制作,稍有不认真或者天赋不好之类,往往还会受到训斥。“什么都不会,长大了如何能说得了新人(娶媳妇)?”父亲也如此训斥过我。开始还经常这样说,后来见我的确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就说得少了。当时村庄里的许多人和我父亲一样,都能熟练地手工制作木甑、筲箕、撮箕、扫帚、背篼之类的生产生活用品,只有镰刀、锄头、斧子之类的铁器才到县城去采购。
生活艰苦的时候,锅里加的完全都是清水,直接把盛好饭的木甑放进去,周围再放点土豆、四季豆等蔬菜煮进去,起锅时撒点盐,就是一家人的下饭菜了。白水煮熟的土豆、四季豆的确不下饭,父亲就会找点大蒜葱头敲碎撒点盐作为下饭菜,为此没有少被母亲埋怨,但父亲也不予理睬,每次吃饭前都会弄出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时间一长,大家都习惯了,母亲也会忍不住要夹上一两块放进嘴里,再没有埋怨了。
如果杀了一头过年猪,或是给国家交了半边后留下了半边猪肉,土灶上边就会熏着几块腊肉。过年过节或是家里来了重要亲戚,就会割下一小块腊肉煮在木甑下面。随着开水的翻滚,一个个油珠窜出甑外,木甑周围的土豆、四季豆随即被蒙上诱人的光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华丽转身与白水煮的判若两样。更为重要是只要杀了过年猪,就会有两翻“边油”,母亲会用棉线将其缝制成两个小冬瓜形状的“油包”,挂在土灶旁边的墙上。在蒸饭之前,割下一小块“油包”,放在锅里炼出一点猪油,把土豆、四季豆先炒一下,再加水放入盛好饭的木甑,也能使煮好的菜更加可口。对我来说,炼油后剩下的油渣,既是难得的美味,也算是对做饭人的独有犒劳。捞出后放入口中,高温的油渣在口中的唾液中吱吱作响并快速融化,肉香瞬间使味觉嗅觉得到极大满足。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