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炊烟(外一篇)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10:15 阅读(0)
儿时的炊烟(外一篇)
刘旭芳(山东夏津)
儿时的记忆总是美好的,最美不过儿时故乡的炊烟。一丝丝,一缕缕,像升腾的雾,若轻柔的纱,如飘渺的云。有的横卧在房檐;有的围绕着树梢;有的飘荡在房顶;还有的像顽皮的小精灵悄悄的溜出了村庄……
那时奶奶总是起的那么早,早饭做的也早,我们还在睡梦中时奶奶就准备好饭菜了。吃了早饭去上学时再看,清晨那些顽皮的炊烟,早就和我们捉迷藏似的躲的无影无踪了。清晨的炊烟和贪睡的孩子是没有缘分的。只有在夏天里,提前和小伙伴约好了,在某个天刚蒙蒙亮的清晨,特意特意起个大早,和小伙伴们去村外的小树林,扑捉刚脱壳的金蝉。蓦然回首遥望村庄时,那动荡的炊烟飘逸在柔静的百年老屋之上,那一动一静默契的组合,简直就是一幅优美的乡风民俗的风景画,真宛若人间仙境!那么古朴,那么纯清,那么静雅!最重要的是:哪里有炊烟升起,哪里就飘溢着粗茶淡饭的清香,哪里也就会有可口的饭菜。同时也在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
那时白天的村庄不像现在这样的车水马龙,也没有如今街道上的繁杂喧嚣。只能若隐若现的听到从学校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或偶尔听到哪家孩子的哭闹,拌和着那家奶奶哄孩子睡觉时编唱的童谣。这时当走在宁静的街道上,不经意抬头凝望一会儿湛蓝天空下飘荡的白云,好像是清晨那些顽皮的炊烟升腾后的魔变,缥缥缈缈在村庄上面的天空变换着各种姿势。看!前面!那是谁家的老人,牵着只有在年画里才能看到的小娃娃的手,彳亍在爬满喇叭花的篱笆墙边,老人指指点点,娃娃咿咿呀呀,老人笑的那么开心,娃娃笑的那样甜美!一切都是那么和谐,那么的自然,那么的静怡,那么美好……
傍晚随着学校放学的铃声,出了校门的孩子们像出笼的鸟雀一样飞奔着跑回家,把书包看也不看的往炕上一扔,头也不回的就跑到大街上和小伙伴们你追我赶的追逐着、嬉戏着、打闹着。这响彻天际的童音彻底打破了闷一天的宁静。在农田劳作了一天的父母踏着落日的余晖陆续回家了。夕阳下了,炊烟起了!孩子们的童音伴随着袅袅升起的炊烟弥漫在整个村庄的上空。
每每回忆起儿时的炊烟,既有古朴醇厚的温柔,又有超凡脱俗的幽雅。假如说上天赋予世间万物之命脉的话,那么村庄也是有生命的。清晨,淹没在晨辉中的炊烟就是村庄的灵魂,傍晚,迎着晚霞升起的炊烟就是村庄的呼吸。
夕阳下了,炊烟又起了……
俺家有棵老榆树
俺家庭院有颗老榆树,自打记事起就有,奶奶在世时说是父亲种的。记忆里父亲是地地道道勤劳节俭的庄户人家。尤其是生产队三秋过麦的,父亲不但是全生产队公认的种地高手,还是扬场打垛的把式……
记忆里父亲那扬场时的画面,用句流行语说,那可真算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用木制的扬锨,在轧好堆积起来的麦堆上铲上一锨,逆着风往空中用力一撒的刹那间,空中麦粒和麦芒自然随风分离开,麦芒被风轻轻吹走,在空中七零八散的麦粒,就像下雨时空中的没有重叠的雨点一样,看上毫无规则,继而纷纷落在地上后,干干净净的麦粒形成一个大的“月牙”图案,随着父亲手中扬锨的一起一落,地上的“月牙”逐渐加厚,麦子也就随之增多,这一连贯的动作娴熟、洒脱、有节奏。但却是一个辛苦活,因为队上全年的小麦就这样一锨一锨的都是出自父亲之手扬出来,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抱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