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拴在磨道里的童年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9:47 阅读(0)

拴在磨道里的童年

 陈强伦(山东威海)

 
我的童年是在磨道里度过的,七岁就开始拉磨扣,十二岁就能扶着磨棍推磨。
磨,是当时农村家庭必备的重要生产工具,家家户户都有一盘。没有磨,粮食就不会变成面粉。农村有一句老话“推着吃,缝着穿,搂着烧”。说的是吃饭要磨推,穿衣要缝补,烧火做饭要上山搂草。
磨是由坚硬的花岗岩石凿制而成,直径一般为二尺,分上下两部分,方言叫上下两“期”。上期稍厚,下期稍薄,上下期合在一起,中间由一个叫做“磨芯子”的小木撅做轴。磨,整体座在木制的圆形磨盘上,磨盘由四个腿的架子支撑着,称作磨腿。磨盘的直径大出磨的直径若干,起着承接面粉的作用。在上期的中心稍偏外处,留有一个10公分直径的上下孔洞,称作磨眼,推磨棍的主驾驶负责用左手将堆在磨顶上的粮食粒拨进磨眼内。上下两期石磨的对合面,錾刻着一条条凹凸的沟槽,推动上期磨的转动,通过上下磨的挤压、磨挫,将粮食磨碎,面粉就一点点从磨缝中流出,在磨盘上积攒出一个个锥型的小面堆,积攒到一定程度,用面瓢挖起来,倒进一种叫做“罗”的面筛子里,将细面“罗”进纸盆,粗的再继续上磨推。
上期磨的侧面凿有两个小圆眼里,小圆眼里楔进圆形木桩,方言叫“磨橛子”,人们常说女孩子头上扎着两个“磨撅子”,其出处就是来自这里。磨撅子上挂一个小绳子扣,一根木棍穿过绳子扣,一头别在磨上,一头横在推磨人的肚子上,用肚子顶着磨棍向前走,磨就转动起来了,面粉也就磨出来了。
推磨一般是俩个人,一个大人推磨棍,一个孩子拉磨扣。拉磨扣的绳子一头套在磨撅子,一头勒在小孩的肚子上,奋力往前绕着磨道不停地拉、不停地走,面粉就不停地往外流。
每个家庭的磨,大小厚薄不同,安放的位置也不相同,有的安在正间的北窗下,有的安在正房的里间,住房宽裕的则安在厢房里,我家的磨就安在东厢房。
有劳动力的家庭一般都是大人推磨,像我们这种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家里的孩子都经历过推磨这种出力、苦闷、乏味、单调、枯燥的磨砺。
七岁那年,由于要在家帮母亲照看小我五岁的妹妹,母亲就没让我去上学。有一天我看到东厢房里母亲、姐姐、哥哥在磨道里说说笑笑地围着磨道转,我感觉好奇,就想去试试。我哥将磨扣向我头上一套,我就高兴地拼命向前拉,这一拉磨还真的就快速转动起来了,口中喊道:“不用你们,我自己拉就行了。”还别说,我自己还真的拉动了两圈。于是大家就夸我“真棒!”“真有劲!”。大我三岁的哥哥,趁机跑到院子:“合适了让我弟弟拉吧,我头晕得要命。”说完就一溜烟不见影了。我自投罗网地被栓上了磨道。
我可能天生是个推磨的材料,有的人不能推磨,围着磨道转不了几圈,头就转晕了,可我竟不知道晕是个什么感觉,我的拉磨扣生涯从此开始,悲哀也从此开始。
我拉了一年的磨扣,好不容易拉到上学,可上一年级的我,放学后还得帮母亲拉磨,一是我完成作业快,二是有劲、会拉,更重要的是拉磨我头不晕。
我上小学的时期,就是农村人民公社最兴盛的时期,大人们白天上生产队干活,晚上还得推磨,不推磨就没有面粉吃,推磨成了当时最要紧也是最繁重的家庭劳动。只要母亲一推磨,我就得到磨道里拉磨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一天天长大,力气也一天天见长,在家庭当中的作用也一天天变得重要起来。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