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 之情系大西北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9:20 阅读(0)
一脉相承 之情系大西北
李玉芳(重庆万州)
我的奶奶,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她读过几年私塾,十二岁那年,因父亲去世而家道中落。生活所迫,她刚满十三岁,就含泪下嫁了我的爷爷。
爷爷很心疼皮肤白皙,模样俊俏,知书达理的奶奶,因而从不让奶奶下地干活,只让奶奶干一些轻松的家务。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奶奶一连生下了13个儿女,在那个没有医疗条件的年代,生下的孩子大都是自己接生,因为消毒不严,在七天之内得破伤风夭亡的占多数。所以,奶奶养大成人的,也就两儿两女。
一九四四年,对于我们家来说,是灾难性的一年,我的爷爷突然病逝了。没有了给地主做长工养家糊口的爷爷,就靠我父亲在糖坊里的微薄收入,是无法养活一家五口人的。对于奶奶来说,没有了爷爷,我们家的天都塌了。奶奶只好接活纺线,那时,我的父亲才十六岁,在塘坊里没有白天夜晚的拼命熬糖,困了,就倒在甘蔗壳子里迷瞪一会儿。实在是撑不下去了的时候,为了活命,我的两个姑姑还去邻村里讨过饭。
好在爷爷去世五年后就解放了,解放后,因为奶奶有文化,当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打土豪分田地,忙得成了脱产干部。因为奶奶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所以,解决乡邻的矛盾纠纷时,她把一本增广贤文用得恰到好处。在烂泥坑里埋了好些年的奶奶。终于冒出头来,成了出水芙蓉。我们的家,从此也跟新中国一起解放了。
爷爷去世那年,我的幺爸刚满七岁,奶奶视小儿子为掌中之宝。因而,奶奶对幺爸有个昵称叫“宝儿”,而我父亲的昵称却叫莽子。1953年初,热爱新中国的奶奶,含泪把她心爱的“宝儿”送到了抗美援朝的前线。幺爸走后,奶奶的心也就随着她的“宝儿”飞到了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
一九五八年,幺爸从朝鲜战场辗转到祖国的大西北新疆,在戈壁荒漠,为祖国献石油而奉献青春年华。从此以后,西域这片神奇的土地,就成了奶奶永久的牵挂。“宝儿”这个昵称,被奶奶一直叫到她八十二岁那年,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没有了奶奶,一脉相承的血缘亲情并没有断,幺爸还是经常回老家看望他的哥哥姐姐们,并且把对奶奶的那份爱,也随之转移给了他的哥哥姐姐。
在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里,要不是有幺爸幺妈,对奶奶日常用度的一力承担,为我父母减轻负担和压力,我们家的日子,也会跟其他人家一样过得非常艰难的。所以,我们几姊妹对幺爸幺妈的好,一辈子感恩于心,不敢相忘。
人们常用血浓于水来形容亲情,的确,亲情就好比是水,无须产生惊天动地的事件,它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水一样无法脱离,但永远比水深浓,因为比水多了一份鲜红的情意。无论离家多么遥远,也无论离家多少年,心,总是跟老屋里的那些人连在一起的,从来也不曾离开过。我的两个姑姑和幺爸不曾离开过,我和妹妹也不曾离开过。
继奶奶走后,这些年来,我们送走了大姑幺姑,继而又痛失父母。亲身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与亲人生死离别的场面,这才深深地理解了亲情的伟大。
幺姑在世时,只要她有一口吃的,就有我们一口,尤其是姑父去世后,她就像是上交公粮一样,把家里有的东西都往我们家里搬。种一季的芝麻,卖了八十元钱,给我爸爸30元,笑眯眯地递到我父亲手上:“哥,拿着,赶场天去街上吃扣碗。” “哥,我今天在河坝上沙挣了十六块钱,给你十块钱去街上买点好吃的……”
遗憾的是,幺姑走在了我父亲的前面,如若不然,在我父亲最痛苦的日子里,日日夜夜守在他身边,痛不欲生的一定是我的幺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