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田畦中的青葱与茁壮 ——高中记忆拾零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8:26 阅读(0)

田畦中的青葱与茁壮 ——高中记忆拾零

   王德兴(北京海淀)

 
近期以来,那个名为“夏津三中(九级)”的微信聊天群骤然热闹起来。这缘于孙献庚同学的一个提议,用他当时的话说,“我已‘准退休’,成为自由人。现有空出去走走了,近日想回老家组织高中同学好好聚一聚!”
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倡议,得到王成民、李义福、邢克岭、张静、闫宗岭等同学的积极响应,其中不少同学是专程从外地赶回夏津的。于是,2020年10月25日,夏津三中九级的部分同学有了自毕业分手39年后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聚首。
说实话,类似这样的活动对年过半百的人而言,已不属什么新鲜事。但对于遥居天南海北、几十年未能谋面的老同学来说,意义却是非同寻常。既可增进情谊、加强了解,又能发掘青春记忆,诱发诸如珍惜时光、保重身体、享受生活的诸多感慨……
尤其聚会的合影照和两个班的毕业合影照在聊天群里贴出后,无论是到会的还是因故未到的各路英豪,均感慨丛生,对着照片反复端详、仔细辨认,除少数能叫出名字外,其余绝大部分已辨不清是张三、李四,还是王二麻子了。组织者王成民、李义福等同学,就广泛发动群众,费了很大劲才得以分辨清楚,为便于认知、防止张冠李戴,还在照片下方逐一作了标注,从此得以正本清源,使具体人与姓名统一起来。此举可谓劳苦功高,我虽然身在军旅未能前往,但从内心深处为他们的热忱和细致点赞:感恩有你,如沐春风!
美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保罗·康纳顿曾说过:“所有的开头都包含着回忆的因素”。也就是从39年前的那个秋天起,百余名年轻人从四面八方聚拢在一起,通过长时间的共处,在心灵深处埋下了可供毕生回忆的种子。
前些年由于忙工作、忙事业、忙家庭,眼睛和心思多放在周围的人或事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点逐渐由位子、房子、孩子向健身、游览、发展爱好等方面转变,这使我更加坚信:人生是一场回归,无论中间如何轰轰烈烈抑或艰难坎坷,最终都要回归到原点。正如有人所总结的那样,“无论部长局长董事长,最终都是家长;南京北京不如家乡的门庭。”我理解,人在社会上固然有地位的悬殊和分工的不同,但最终承接你的,必然是家庭;为了生存,每个人都有“第二故乡”甚至更多,但最不可替代的,或者说始终不能忘怀的,自然当属生养自己的故乡。而高中时代,则是一个人由故土向远方航行的第一个“港口”,也是由懵懂走向成熟,逐渐在更大范围担当相应责任的“发祥地”。正因如此,应当说“回归”是件迟早的事,“回忆”也是作为感情动物的人能动性的自然反映。
那么,经过岁月的涤荡,那段三中的生活在我的脑海里究竟留下些什么呢?
 
 
 
最初的夏津三中位于山东省夏津县李官屯乡西李官屯村东南方一公里左右的地方,与菜庄村毗邻。周围是大片的庄稼地。后来该乡合并至新盛店镇,以前的三中校园随之演变成个体养猪场。光顾的人,除了送饲料的或贩卖生猪的,恐怕再无更多人问津了。
别看现在有些门前冷落鞍马稀了,但在40多年前,这里曾是全县一度备受关注的地方。在刚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里,夏津三中的升学率一直遥遥领先,甚至有一年出现了整个班级“一锅端”奇迹。从这里考取复旦、山大、山医等名校的刘宝生、王青、徐明等学长,很长时间成为学校乃至全县引以为豪的榜样。当初我选择放弃苏留庄四中而来西李三中,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