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国:北道桥子村之行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7:24 阅读(0)
马振国:北道桥子村之行
北道桥子是我的故乡,解放初叫五区四乡,后来成立了桥子农业合作社,公社化后改为桥子大队,人民公社解散后,又改为桥子行政村。
桥子大队原有十二个生产队,后来又增加了几个,最后达到十五个生产队,包产到户后又改为组。全大队人口5000多人,其中二队(后来改为二、三队)、八队(后来改为十三队),居民是维吾尔族,占全大队的三分之一。
桥子大队地处北沙窝边缘,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包括三个地区:新六户、桥子和下二屯。东边有东地河,浇灌沙山子和新六户的农田,中有西地河,浇灌桥子地区,西有水磨河下游,浇灌下二屯地区。有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桥子自古以来就是奇台县农业发达地区,号称奇台的小粮仓。
这里还有一个特点,由于海拔低,能从地下打出自流井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全大队总共打了十几眼自流井,粮食增加了产量,如虎添翼,但后来随着机井的普及,这些自流井都逐渐干涸了。
桥子村的历史也很悠久,唐代就有人在这里开发。在二队东面,有一座唐代古城,称为郝遮镇,当时的桥子是镇守北部边疆的门户,有一条通往外蒙直达山西归化城的古商道和国防通道,清代时还有驻防军队的卡伦,现在的二队还叫“卡子”。
解放后,这里的新六户地区率先成立了“杨祯农业合作社”,是当时全县成立最早的两个合作社之一。公社化后成立了桥子大队,一直是全县农村的先进大队,七十年代时被树为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大队书记黄积善被任为昌吉州党委委员。
我的故乡在桥子十五队,旧称下新户,我的曾祖是下新户的开发者,从光绪初年就来到这里,至今已历五代,200多年,家族也发展到200多口人,所以我们马家是老户。
我原在桥子学校当教师,于2005年退休后,搬到县城,之后便很少回故乡了。
今天,由于我妻子的户口还在这里,为办她的高龄补贴手续,我又回了一趟故乡。
通桥子的原有几趟班车,近几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人家都买了小车,再也不坐班车了。班车消失了,所跑的都是私家小车。我早晨十点钟来到县医院后门处,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等来了一辆拉人的小车。
开车的是一个维吾尔族小伙子,问清了坐一趟车十块钱。他说,你放心坐,我不会胡要,于是我上了他的车。小伙子很健谈,告诉我,他是二队的,父亲叫什么名字,我好像也认识,小伙子汉语很流畅,还夹着几句普通话,现在的维吾尔族青年,国语和文化水平真是提高了不少。
到了桥子村,村委会是一幢办公大楼,真气魄,小小的一个行政村,也住上了大楼,大门上照例有安全检查。
安检员和门卫都是维吾尔族的,安检员是一个维吾尔族小姑娘,也就十七八岁,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会写汉字,我问她是大学生吗?她脸红了一下说:“我才上了初中,离大学还远着呢”。初中就有这么高的国语水平,我还有些吃惊。
旁边坐着一个五十几岁的维吾尔族妇女,她一眼就认出了我,说:“你不是马老师吗”?我说:“你怎么认得我?”她说:“我是热合曼的丫头”。“噢,原来是热合曼的女儿”。
热合曼是我们邻队十三队的一个老邻居,我们非常熟悉。他小时候跌进馕坑,烧伤一只脚,走路有点瘸,因此,人叫他“瘸热合曼”,他的特点是脾气好。他在生产队当了二十多年的会计,后来不干会计了,他又为新六户地区管水,人们都叫他“龙王爷”。那时新六户三个队和沙山子同浇一河水,沙山子村的人为了和新六户争水,经常发生矛盾,所以这管水的事是一个棘手的苦差事,虽然一年每个队给他几百块钱,但这是一个没有人愿意干的淘气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