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山河故人

作者:墨耕天下 发表于2017-10-06 08:08 阅读(5)

山河故人

  又到了楚江千里清秋,遥岑远目的时节。每当看到秋影卷帘、桂花独绽的时候,倏然觉得光影变幻、四季轮回间除了落日的楼头,不变的兴许只有挥手自兹去的故人之情了。
  
  闲来无事,独自顺着一条无名河漫步,微凉的晚风拂过被落叶点皱的河面,碧水涛涛,向着远处荡漾。看流光曳地,浮动的光影在明晦间穿过稀疏的柳叶与河对面的楼阁交眸。我想,

  倘若眼前这条河是由逝去的岁月汇聚而成,那么河两岸的亭台楼阁与风花草木定是亘古以来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因为两岸没有风景的河只似一潭死水,唯有友情似惊涛。
     
  淼淼的河水,倒影着黄昏的落日熔金,河边还有几位垂钓的人,看着他们神情悠闲,忽想到李白所言“闲来垂钓碧溪上”说的应该就是这种意境吧。
   
  此处谈及李白,那倒也借他来谈谈我所理解的“山河故人”了。
   
   据传,李白第一次游黄鹤楼的时候,面对美景,自然是诗情大发。正想提笔赋诗,却见壁上已有诗作,那是崔颢的《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读完全诗之后,惊得半天没有说话,心中念道:这等好诗,岂是凡人能作?于是李白感慨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据说后来李白一直心有不甘,竟然还有让自己不敢下笔的地方,胸中块垒,难以展抒。后来到金陵,游金陵凤凰台时,一时兴起,便写下《登凤凰台》一诗,欲与崔颢一较高低,其诗为: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则故事真伪如今虽已不可考究,但倘若将它当作文艺美谈来看的话,一代诗仙李白在当时可谓才气滔天,加之性格豪放不羁,能让他不敢下笔的只怕是微乎其微,然而面对崔颢的《登黄鹤楼》,他也不得不避其锋芒,另在凤凰台作《登凤凰台》欲与之一较高下。然而,两首诗的意境风格颇为相似,已是难分伯仲。
   
  或许他们素昧平生 ,但是当李白在写罢《登凤凰台》的那一刻,除为了一较高低之外,更多的当是一种致敬。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即使素未谋面,也可以已故人称之!
     
  反之,经常见面的老友更当以故人谓之,譬如俞平伯与朱自清。
   
  朱自清自不用说, 至于俞伯平,我还是从读了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开始对其有所了解的。
     
  散文家俞平伯与朱自清是毕生好友,1923年8月,两人同游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两人各作散文一篇,以风格不同、各有千秋而传世。论文采,当属俞伯平更胜一筹,他在文章首段如是写道:“我们消受得秦淮河上的灯影,当圆月犹皎的仲夏之夜。”而论意境,定是朱自清棋高一着,朱自清在文章段这样写道: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同题之文,亦同时发表于当时的《东方杂志》……
     
  这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段佳话……
     
  岁月更迭,物转星移,盈虚有数,盛饯不再,唯山河壮美,故人依旧。 
     
  愿每一位故人都像像这秋光一般光彩夺目;像这碧水般心境澄明;像这梧桐般顶立天地;像这桂花般芳香四溢。
     
  山河故人,如生命般绵长醇厚。 
 
                                                           (刚开学的时候便有以《山河故人》为题写篇文章的想法了,只是一时灵感全无,加上文才浅薄无从下笔,直到几天前应一好友之约,今天才提笔试写,算是应约之作。)
                                                                                                       ——-——2016,9,25,于理工学院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