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一天游四方黑了借油补裤裆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5 10:41 阅读(10)

 博园记杂|一天游四方黑了借油补裤裆

 
 
       语言,承载了文明,从口口相传到结绳记事,从文字出现到多媒体发展,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家规祖训等都通过语言在人口繁衍过程中继承和发展。
我的奶奶,在耄耋之年离开我们十几年了,不知为何,最近脑子里老是冒出一些她老人家说过的话,故写点儿文字,用以缅怀老人家,兼以警醒自己的言行。
奶奶不识字,她的话,大概也是她听长辈或有见识的人说的,但她记得牢,用得妙,教育子孙,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当我们白天或平日不努力,晚上或紧要关头手忙脚乱时,奶奶一般会说:一天游四方,黑了借油补裤裆。
一天:过去的日子,缺灯少油,老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完全靠太阳带来的指令过日子。一天,主要指日出至日落这段庄农人忙乎生计的时间。其对应的词就是“黑了”。一天十二个时辰,除了“一天”,就是“黑了”。
游:过去,庄农人守着土地生活,缺乏机械化的交通工具,出行距离有限,黑了一般都要回家,否则山大沟深,碰到豺狼、野狐子等可就大大不妙了。奶奶话中的“游”,可不是旅游的“游”、游学的“游”,而是专指“游手好闲”、“游荡懒散”、“好吃懒做”、“无所事事”、“不稼不穑”等情形下衍生出来的“游”,整个一副吊儿郎当的二杆子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对这种“游”产生反感与厌恶。老辈人教育后人: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四方:以家为中心,山梁梁、沟峁峁、树荫荫、河滩滩等地,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钻,谁家的红白喜事都要从头叨扰到结束,干活拈轻怕重,坐桌吃席一定要混个肚子圆,俗话说:吃一顿饱三天。游四方的人,都有如下特征:或三五成群谝闲传,或狐朋狗友耍赌博,或偷鸡摸狗瞎胡闹,在他们心里,没有家,只有“四方”。
借油:过去,村子里不通电,通电了也经常停电,亦或是很多人舍不得用电。我小时候,村子里早就通了电,但昏暗摇曳的“油灯”时常划过黑暗,给我幼小的心灵闪烁着光明。油灯,一般用“煤油”做燃料,质优价廉,庄农人一般都会多灌一些储存,以备不时之需。一天游四方的二杆子,家徒四壁,连油灯里的油都要向左邻右舍借,恐怕也是有借无还。
补裤裆:借油,是为了燃灯补裤裆。为何补,破了呗!过去,物资紧缺,有条像样的裤子供游四方,怕是十分惹眼。当穿着烂裤裆的裤子游四方,怕是“光芒四射”,乃至让人讥笑不已。
一天游四方,黑了借油补裤裆。活脱脱的一个二杆子形象,是奶奶给我们树立的反面典型。她在某些语境下讲这话,是为了让我们珍惜时光,踏实耕读,今日事,今日毕,莫要做个穷困潦倒的借油补裤裆之徒。
奶奶的话,大有道理!
 
 
博园丁:一个喜欢带娃的西北粗壮汉子,一个而立之年的黑面逐梦书生,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