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猪年话猪事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5 08:52 阅读(0)

 猪年话猪事

  江西    刘世颂
天气好,与会长一起骑车,骑到白鹭撞破了夕阳才回家。承会长厚爱,安排晚宴。据会长说,近来席面上牛肉、羊肉见少,专门吃猪大排、东坡肉。为什么?他说:猪肉涨价了! 
猪肉涨价你还别见怪不怪,猪肉的历史,跌宕起伏,走到今天可谓饱经风霜雨露。 
家猪世间本无有,早在9000年前,一只野猪被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人捕获、喂养、驯化,监管下繁衍后代。之后两千年无数人效仿此法,家猪终于诞生了。到距今7000年前,家猪已经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千万别以“遍布”二字就认为猪肉“价贱如泥土”哈。史载“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猪肉只能天子与他的大臣们可以分享。咱们是庶人,庶人哪有那口福,“食菜”。几千年后,普通的老百姓,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享用一下猪肉的美妙。可能是文二代、富二代苏轼同志忘了这一茬,竟有“贫者不解煮”一说。“贫者”要“解煮”干嘛?能吃上一口就妙不可言啦,根本不要“解”,对啵? 
猪肉红红火火一直延续到了魏晋南北朝。后来有位美食兼医药专家提出“豕:苦、微寒、有小毒。”达官贵人闻之皆弃猪肉不食。牛得耕地不能轻易杀之而常吃,故羊肉得宠。从此猪肉的身价一落千丈,猪很坦然的接受了事实。食羊肉在宋元时代达到了顶峰。后来就有了千古绝唱: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敲黑板:上层,上层,指上层,庶人除外。 
猪弱羊强的局面什么时期才得以被打破?什么原因猪肉又回到了上层人士的餐桌上呢?一是明清时期,人口大爆发,农区没有荒闲之地可以用于牧羊,而猪对于圈养场所及饲料的要求都很简单,故食猪肉成为必然,这是客观原因。二是名人效应:文人苏东坡和皇帝朱厚照一个从正面,一个从反面推动了猪肉的知名度。尤其是苏东坡的《猪肉颂》使猪肉的食用深入人心,使猪肉在美食界又有了史无前例的崇高地位。客观原因加主观原因,猪肉在明代后期终于又成功逆转为饭桌上肉类之王。 
饭桌上肉类之王,再敲黑板:这个饭桌并非庶人之饭桌。猪肉真正成为庶人“饭桌肉类之王”那是到二十世纪都没有的事。二十世纪后半叶从国外引进白猪替代了生长期慢,体重偏低的中国黑猪后,老百姓的餐桌上偶尔见猪肉才有了可能。猪肉真正成为老百姓“饭桌肉类之王”是在杂交猪(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问世之后,是在专业化、规模化养殖之后才得以实现的。猪肉常上饭桌之后,老百姓又常常牢骚:肥肉太厚或瘦肉太柴不如黑猪肉味鲜。吃着杂种猪想着本地黑猪,念旧固然很好,可纯黑猪哪里找去?没了。能吃到了猪肉就该珍惜,拥有了哪能嫌弃?咱们可是老百姓,哪能管它杂交还是纯种?哪能不知感恩? 
不感恩就吃不成猪肉! 
前不久据新京报报道:11月3日,广西钦州市一超市“特价猪肉遭疯抢”,庆幸的是没踩伤人。不过抢也没用,抢得一斤不过一斤。一场瘟灾硬生生地把老百姓餐桌上猪肉夺走了,一夜回到解放前。想想也是,老百姓那能餐餐食肉糜,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吃上几块便好。 
该走得终究还是走了。 
今天入席,见猪大排、东坡肉,我便心生受宠若惊之感。入口,味美似曾燕归之相识。原来我好久没吃过猪肉了。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