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秋意入北城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5 07:37 阅读(2)

 散文

秋意入北城    
 
马芊芊
 
过了白露,北京的天气早晚渐渐变得凉爽起来。天空开始深远,那悠悠的碧落是秋在宣示她的主权∶她来了!我之所以把秋比喻成女人,是因为她多彩,多姿,多情。
古人说“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是的,在秋水里沉醉,让人着实烦恼。这就像在和秋谈一场恋爱,幸福且又忧伤。亦如好梦,最怕醒来。
我客居京城二十余载,帝都最美的季节莫过于秋了。
京城的秋不比东北和南国∶我在东北住了二十年,那里的秋转瞬即逝(十月份有的地方就开始飘雪),秋来得悲壮,庄稼收割后就看不到任何秋的影子,由于地处平原,西风连续肃杀,导致秋叶早早离枝而去,秋草衰败连天,徒留悲凉和萧瑟。我想,古人说的“悲哉秋之为气”大概说的就是大东北吧!
而北京的秋来得厚重,有“仪式感”。先是西风入驻,凉意入侵,早晚要加一件单衣; 再是各种瓜果飘香,色彩斑斓,让人垂涎欲滴,有种买买买的欲望停不下来; 还有各种树木颜色相序变幻,红了枫叶,黄了银杏和梧桐。
尤其站在瑟瑟秋风之下,看风吹片片红叶萧萧下落时更让你感觉∶乡情不可寄,相思暮朝朝。此刻如在长亭定要痛饮上酒一瓢,踏步而歌。秋让你酩酊,且沉醉不知归路。
南国的秋我没经历过,只是在偶尔在秋的时候闯进了几座城。譬如看过廿四桥的明月,南京栖霞山的红叶,但我觉得它们的秋很秀气或者称为洋气,不比北京潇洒和大方。
北京的南城相比北城热闹些。牛街,果子巷,菜市口都是商业比较繁华的地方,来往的小贩和商铺接踵林立,让你有一种永不寂寞的感觉。
但我要赞美我所居住的北城,它相对“冷清”,却更显得有文化底蕴。马路相对宽阔,南城街道两旁的洋槐在北城被换成了法式梧桐,她们的出现使北城变得洋气,叶大如伞,上面挂着几个球球,宛似少女的耳环; 隔离带中的刺玫还未老去,各色花竞相地开着,散发着芬芳。金银花已退,叶子却依旧年轻。街头偶有小贩,推着车子大声叫卖……一切的一切都透着诗意。
最喜不大不小的西风吹着零落的秋叶,在马路上奔跑的样子,阳光看上去清亮而柔和。北二环的新街口和德胜门牌楼在秋阳下无声耸立,青砖灰瓦的四合院,簇拥着一丛黄芦,红的夺目胜过春花; 院头的几株衰柳不再婀娜,却让人思春起来,不由想到那句“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西风误。”心情又说不出的黯淡下来。
钟鼓楼上的大钟隔上一段时间就会有钟声破空而来,悠扬仿若仙乐梵音。下面的地铁口则人流涌动,喧闹且有序。这时你站在鼓楼上向下俯看就会感觉恍惚∶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颐和园的万寿山,圆明园的遗址,清华园的水木清华大学堂,还有北大燕园的未名湖、博雅塔,都是一般人熟识的地方,这里建筑古朴,有老北京之况味,更有文化底蕴。
在秋高气爽,微风不燥的金晨,你且约上三五好友或一家人出游,只随便到西山走走,定会给你不一样的收获∶八大处清凉静心,梵音渺渺; 海淀大觉寺赌书泼茶,感受千年银杏古树带来的历史沧桑; 在玉泉山碧云寺里喝自己打的泉水,那种甜会让你一直不忘。漫山的野柿子在这时候红了,像红灯笼挂在树上,衬着几处村野人家和寒潭里的芦苇,像极了一幅乡村画,让人百看不生厌倦。“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有萧索,有美丽,更有感伤。
在去香山的半路上,不记得那条街,途中有一茶肆,门前几株洋槐,此时蝉还在热情作歌。上面挂一鸟笼,或画眉,或百灵,旁半片毛竹林。这里随意要上一壶茶(碧螺或是信阳毛尖),可坐上半天歇脚,而不会有人打扰。听周遭人声窃窃,时有知乎名句脱口而出。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