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奋斗的青春 》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23:08 阅读(0)
《 致奋斗的青春 》
作者:官亚兵
关于青春,《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1、青年时期;2、指青年人的年龄。我想,青春应该是从青春期开始吧,那正是我读初中的时候。
我出生在江西省金溪县的一个农村家庭,1987年金秋九月我以全乡小学第六名的成绩考入初中,在我读初一时,家里经济条件就很差,父母硬是卖掉稻谷、猪才凑齐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在初中的前两年,处于懵懂青春期的我却不懂父母的殷切期望和幸苦,学习不用功,成绩一直下降。直到初三我开始大变,成了班上最勤奋的人,记得中考前几个月,我一天只睡6个小时,上课时快要昏昏欲睡时,我用风油精涂抹在脸上振奋精神,深夜看书很晚也顾不上洗脸洗脚漱口,有时看累了竟然就在课桌上睡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中考时,我以班上第四名的好成绩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我有了青春人生第一次的成就感。
1990年9月1日,父亲挑着书箱和被子,送我去读高中。高中三年,我很珍惜美好时光,认真学习,但是由于读文科,自己读书也不讲究学习方法,加上那年头大学录取率也很低,1993年的“黑色”七月,让我第一次尝试了高考落榜的痛苦滋味。落榜后,心情低落到极点,每天宁愿在毒辣的太阳下收割稻谷、插秧,高强度劳动能让人的体力和精神彻底累垮,晚上一睡过去就暂时忘掉所有的郁闷。摆在面前的路,要么复读,要么外出打工,自费读大学我家是没那条件的。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再次拾起书本复读,复读两年后,我终于考上了省城一所中专,离省专分数线只差3分。父母很高兴,他们认为我总算扔掉了锄头棒,以后可以有份正式工作成为“国家干部”了。
1995年9月,我带着父母的期待来到了中专学校就读,两年的时间,班上很多同学都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没有了高考的重压,他们选择“放纵”自己:要么上课不认真听讲,要么课余谈恋爱,要么在外面闹事......作为一个来自农民家庭的穷小子,我把读书放在首位,我相信学有所用,上课用心听讲,下课就到图书馆看书,课余也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参加了自学考试,全方位历练自己。毕业时,我除了拿到中专文凭外,还获得了大专自考文凭,收获了英语六级证书、中级软件工证书、珠算四级证书、会计初级证书等,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单位上班,工作轻松,待遇尚好,体制内你只要不犯错误,就可以一生衣食无忧。但我依然不满足现状,我决定考研,这在当时需要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我放弃了一切娱乐时间,投入到考研这场大战役中。2005年4月1日,全国研究生考试公布了国家线,我英语差4分宣布第一次考研失败,对这样的结果我并没有沮丧失望,反倒信心百倍再次备战。一边工作,一边备考,我用尽全力,但并不觉得累,与那些大学本科、专科在校生相比,我付出的努力是他们的数倍。考研书,我一字一句研读;考研习题,我一道一道攻破。皇天不负有心人,2006年9月5日,在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环节之后,我终于成为自己心仪的那所大学的一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青春之花又一次在努力奋斗中绽放。
已过“而立之年”去读研,我意识到青春极其宝贵,不能再耽搁,象一头饿牛进了菜园一般,我迫不及待“啃”读各种专业著作。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从零开始,勤奋耕耘,逐步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每天陶醉在《音韵学》、《社会语言学》、《书法与文字学》、《说文解字》等研究生课程中,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的养分。2009年6月我研究生毕业,开始了漫长的找工作的历程。那时,正值经济危机爆发,工作难找。考公务员、跑人才市场求职成了我毕业后新的“课程”,一次次的失败,又一次次的继续努力,青春的活力迸发出无穷的斗志。在无数次被众多单位拒绝后,我最终还是凭借个人实力考入一家待遇较好的县级供电企业,从事对外宣传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多次获得“先进个人”和“先进共产党员”等荣誉,个人的奋斗总算有了比较满意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