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Y村“大龄帮”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15:02 阅读(0)

 Y村“大龄帮”

                文何建华
 
   
      隆冬某日上午,忽听有人敲门。开门迎客,竟是老乡宝成(化名,以下全用化名)兄。这位仁兄,仅限认识,平时见面或打个招呼,或简短几句问话,少深交,更没有什么“礼尚往来”。这次突然造访,他手里还提着礼品,更让人受宠若惊了。我暗想,这人肯定心里有事!
      寒暄后,有意引导客人奔入主题,引出的原话是:“上一周回老家(Y村)了,串了几家门儿,哪家都说孩子找对象难,愁死人。全村30到40岁的男子,160多个,有名有姓的,个个都是光杆儿。”
      老兄说这番话时,声音压得很低,神秘兮兮的,有惊讶之态。问,大冷天的,雪多路滑,又带着大礼,就专为老弟说这事啊?顿时,老兄现出一脸的严肃,端坐了,拉了我的手说:“这事儿大着哩,老弟写一写,往上反映反映中不中?”
      谈话至此,一切都亮明了,也印证了此前的推测,他果然“心里有事”。
      说实话,整整一个猪年春节,我的脑子里一直被宝成兄的话题搅合着:婚姻之事,说是个人之事,家庭之事,何尝不是国事?甚至联想到当年的生产建设兵团,联想到当年去台湾的百万老兵。婚姻问题不解决,人心咋稳?发展何谈?四十多天时间内,这个话题,作为调研课题,凡有机会接触乡人,总会直接间接地触及。
      猪年正月的最后一天,我挤出专门时间,驱车百里走进Y村,暗中求证宝成兄所言之真实性。
 
      Y村属周口市西部边缘,距市政府所在地170多里。村西约500米为漯河市界,距漯河市区25里,距107国道、京广高速、京珠高铁20里出头。全村6000多口人,6000多亩耕地,一个自然村分成三个行政村。村道或直或弯皆硬化,楼房林立,商铺饭店较多,有公交车直通县城。
      高中同窗大民君,原在县城任职,后回Y村领办一小企业。由于住村已久,对乡里乡亲的人和事了如指掌。他介绍说:“俺这一片儿,30岁以上单身男青年就有40多个。这些人长相都说得过去,没有一个残疾,多数在外打工,家有楼房,有小轿车,有的还在漯河买了房。”
      在大民君的引领下,我们一起探访了两家小超市,一个胡辣汤店,九个大龄男青年家庭,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令人吃惊:村民们一致的估算,全村至少有200个大龄男青年遭遇了找对象难,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难。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村里一旦有离了婚的年轻媳妇,甚至带了孩子,会有多个大龄“童男”的父母提着重金前往求婚,呈争抢之状。
      村民白新强夫妇,大儿41岁,二儿37岁,三儿33岁,皆未婚。住着小别墅,门楼高大,庭院整洁。
      村民王孝迎,刚去世,咽气时也没看到39岁的儿子领回媳妇。
      村民孟建新,两个女儿已成家立业,儿子守阳37岁,在北京打工。老两口盼儿媳盼白了头。
      村民根友、守喜、华林、忠献等,家家都有35岁左右的未婚儿子。
      一般情况下,因追求学业或事业成功最大化,而把自身拖成大龄未婚青年者,时下皆看作常态。Y村的男青年“大龄帮”,成因各异,但总体上有异于此。采访中,乡亲们多把话题归到男多女少上。为行此文,我把思考范围至少放大到二十多个有类似问题的行政村,许多人的观点与Y村人的看法趋同。手中缺少官方数字,不便往下扯了。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