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芭蕉扇里的夏时光(散文)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00:44 阅读(0)

 周祖斌/芭蕉扇里的夏时光(散文)

让你猜个谜语:“擅长兴风不作浪,喜欢玩火不成灾,桃花开时来相会,菊花黄时就离开。”谜底就是“芭蕉扇”。上些年纪的人往往都能猜中,但“90后”“00后”则未必了,有的恐怕连实物都没有见过。
芭蕉扇又叫蒲扇、葵扇、蒲葵扇。这种扇轻便风大,价格低廉,从古到今人们都喜欢用它。蒲葵是多年生的热带和亚热带常绿乔木,芭蕉扇由其叶加工制成。
小时候,乡下人家极少有电风扇的,更别奢谈空调了。在炎热的夏天,芭蕉扇就成了男女老少最亲密的伙伴,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凉风,还可以驱除身边的蚊蝇,它就像一个善解人意的尤物,给人以清凉,给人以舒心。每年夏天,母亲都会买回几把新的芭蕉扇,为了延长芭蕉扇的使用寿命,母亲会剪一些长长的布条包住扇子的圆边,用针线缝好,这样经久耐用。
夏夜的繁星下,蛙鼓声声,蛐蛐浅吟。每天吃过晚饭洗好澡后,大人们带着孩子便聚在村里横路边场地大的人家屋前去乘凉。勤快的女人还不忘做一些手头活,悄悄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男人们光着膀子,脖子上挂一条擦汗的毛巾,天南海北地胡侃着,手中的芭蕉扇不时摇上几下,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孩子们静不下来,要么拿着芭蕉扇和小瓶子去捉萤火虫,要么拿着芭蕉扇当武器逗闹,结果有的小伙伴的扇子弄破了,像把“济公扇”,可我的芭蕉扇由于母亲用布条缝了边而经久耐“战”。
孩子们玩累了,便会哀求大人们讲故事。听故事是有代价的,那就是让孩子们轮番为他们扇风。大人故事讲得越精彩,孩子们芭蕉扇扇得越起劲。
在大人的多次催促下,孩子们才会依依不舍地回家休息。躺在挂着厚厚绵纱蚊帐的床上,感觉溽热蒸人,往往很难睡着。母亲为了让我安然入睡,经常会坐在床边,不停地摇着芭蕉扇,顿觉凉风徐生,一片清爽怡人,舒畅了全身的每一个毛孔。慢慢地我就进入了梦乡。现在想起来,仿佛有一缕母爱的柔风,还在周身环绕。
按理说,无论是芭蕉扇还是其他什么样的扇子,其功能无非是扇风驱热,可古人却凭聪明智慧将扇子的用途发挥到极致:插在车上的扇子,不仅是宏大排场,更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挂在室内墙壁的扇子,是道家驱妖逐邪的法器;拿在周瑜、孔明手中的羽毛扇轻轻一挥,谈笑间,对手就“樯橹灰飞烟灭”,扇子又成儒雅智慧的象征;《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不仅能刮“龙卷风”、放“燃烧弹”,还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灭火器;济公和尚不离手的一把破蒲扇,是御敌千里之外的神器;文人墨客手中的折扇,是彰显风流、吟诗作画的载体;凡是种种,不一而足。
偶尔我在书上看到,摇芭蕉扇还是个健身运动。摇芭蕉扇是一种需要手指、腕和局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的上肢运动,在天热的时候经常摇扇,正是对上肢关节肌肉的锻炼,可以促进肌肉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各关节协调配合的灵活性。摇扇子还有助于促使大脑血管收缩和舒张,夏日经常左手摇扇,有助于促进右脑功能,增强右脑半球血管的弹性,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当下,空调电扇早已进入寻常老姓中,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已经很少有人再用摇扇来消暑降温了。芭蕉扇和许多老物件一样,已经渐行渐远。芭蕉扇下的童年夏时光,已经成为一段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