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国家公祭日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3 21:39 阅读(0)
写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国家公祭日
最冷的一天
——写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国家公祭日
12月13日,我没有看天气预报,但我仍然相信这是最冷的一天。冷得凝固凝重,冷得锥心彻骨,所有人都应该记住冰冷的不只是历史,不只是教训,还有依然冰冷的现实,依然透着一股寒意。
我曾经去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驻足参观,也去过731部队遗址等处抚摸历史,也在许多尚存的遗迹体味到了那时的悲惨,这是我们民族的历史上经受的离现在最近的、最冷酷残酷的暴行。当时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心冷得像是冻成了滴血的冰锥,深深地穿刺着我的神经,时至今日痛感依然强烈,让人心绪难平。
更多的血色记忆尚且深埋在泥土之中,死难的先人需要我们隆重祭奠、深切悼念,他们的冤仇不应该随着尸骨一同腐烂,他们的灵魂始终在拍打和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过去。就算在我们老家山西晋南一带,侵华日寇的恶行也罄竹难书、不胜枚举。离我们家不远的中陈村一带据说当年因村民打死了一个日军伙夫,遭到了屠村的报复,整村的几百口人除个别幸存者之外,全部杀光,尸山血海,血流成河。我们村中年长的老人回忆起跑日本的经历还惊魂未定,常常在梦中惊醒。我的亲人们中间居然还有日寇军刀架在脖颈上的幸存者。还有一些老建筑上至今尚有日军枪弹的痕迹。在731遗址纪念馆中有日军施放毒气的资料中,我记下了野兽们在我们老家一带,侯马、闻喜、运城、平陆等地使用化学武器伤害平民的记载。还有更多发生在各地的惨案需要仔细挖掘、整理,我们有理由祭奠、告慰那些惨死的同胞、乡亲,理清他们的名字、身世、年龄,还原他们被害的经过,我们的工作做得越细历史就越具说服力,才能让我们的后代更加真实地了解历史,也使一直在狡辩的无话可说。但是很遗憾,我们很多的悲痛只有冰冷的数字,模糊的记忆和模糊的名字,我列举几个离我们老家最近的屠杀,希望此地以及其它所有惨遭蹂躏地区的有志人士能有进一步更为详尽整理:
1939年3月15日,日军围袭山西省运城上段村,一天屠杀群众108人。
1939年4月15日,日军联队长藤田茂命令部下围袭山西省安邑县上段村,屠杀农民108人。
1939年6月6日,驻山西省运城日军“扫荡”中条山区,在黄河沿岸村镇屠杀群众300余人。
1939年6月15日,日军一个中队围袭山西省夏县文德村,屠杀群众128人。
1939年9月13日,日军围袭山西省闻喜县裴社村,屠杀无辜群众93人,多人受伤,300余间房屋被烧毁。
1941年5月,平陆马泉沟惨案被残杀的男性村民共24人,平泉沟一时成为“寡妇村”。
1941年5月至1945年,平陆八政村的持续屠杀,从八政村的三口井内挖出人头骨就有3000多个,实际在八政村屠杀的中国军民要比此数大得多。
1941年六七月间,万泉(解放后万荣县由万泉荣河合并)县城屠杀,被日军杀害的学生兵战俘共计75名。
…………
重新回忆起这些带血往事,回忆起那些非人的经历和耻辱的历史,我们就永远不能忘记别人狂妄和凶残,也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虚弱和懦弱。需要唤醒的不能只是伤痛,还有自洁自强的意识。落后要挨打,不错,但我们除了发展落后之外,还有由历史沿袭下来人性的落后,这一点过去有,现在也没有完全褪去。我们是有弱点的。梁启超总结了弱点的六种倾向: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这些同样是我们的伤口,同样需要看清楚,“当我们遮住伤口,我们便从人退化为一种带壳的动物”。
如何对待我们的过去,反映着我们对于历史的态度。不能只逞一时热血,而作长久的冷漠。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记住耻辱,就要知道我们受过的凌辱;要持续唤醒我们民族的血性,就要熔炼掉那些坠入现实之中的冷漠。时间不等人,历史总是在一些人心头或利益权衡中轻易被淡忘,所以我们既要与时间赛跑抢救尚且健在人的记忆,又要与良心赛跑记录整理好我们能找到的全部血债,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伤疤,要想愈合,就要清楚伤在哪儿。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抗战历史正在不断地有完善和修复,一些纪念的场所在建立和修缮,但是,我们做得还不够,还有更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要大家一起去做。日本军人连作战中死去的一条狗、一匹马都要立碑慰祭,我们要做的要比他们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