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年幼时读过几年书,在农村同龄人中算是文化人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2 16:24 阅读(0)
我送母亲一部智能手机
作者 | 王海洲
母亲年幼时读过几年书,在农村同龄人中算是文化人。
有一天,母亲告诉我,她已有近五十年没跟文字打交道,很多字都快淡忘了。
“三天不拿针,熟手也变生。”这几十年来,劳碌奔波的母亲成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哪来的时间与精力跟文字打交道?天长日久,自然而然就会淡忘原本认得不多的字。
这几年,年逾古稀的母亲眼睛慢慢老花,不再做针线活,闲暇时光除了偶尔打打字牌或麻将,喜欢读书看报,尤其偏爱我写的文章,还经常跟邻居津津乐道。
我背井离乡的二十多年里,除了有限且又短暂的探亲,主要靠每周一通电话与父母联系,跨越千里的挂念永远埋在心底。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物质生活条件日新月异,通信方式也不例外。自从我身居异乡至今,母亲使用的通信工具也紧随时代发展更新换代。
世纪之交那几年,母亲并没有用过BP机,因为她不仅觉得BP机太贵,而且认为不好操作,务农也不方便,派不上用场。为了经常跟我联系,母亲省吃俭用选择装了一部移动IP电话,既方便又省钱。
使用IP电话几年之后,手机在农村雨后春笋般的普及,一贯思想新潮的母亲也不甘落后,花三百余元买了一部三星手机揣在口袋里,将移动IP电话束之高阁。
那部三星手机虽然仅限于短信和通话等功能,而且对于眼睛老花的母亲而言,黑白小屏收发短信也并不容易,但因为它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满足母亲的通话需求,一直被母亲视为掌中宝,充当母子互诉牵挂的纽带。
近十年如一日,那部非智能三星手机默默无闻连接着相隔千里的母子之心,用无线电波传递每一丝惦记和挂念,无论春夏秋冬,不管雪雨风霜,从未间断过。
最近几年,智能手机快速走入千家万户,网络、语音、视频和直播等强大功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缩短了时空距离,变许多不可能为可能。对于年迈眼花的母亲来讲,这无疑是晚年最好的福利之一。
虽然在不少农村年轻人看来,老人家没必要用智能手机。这其中,既有对他们识字不多、不会操作的担心,又有网上陷阱太多、怕他们上当受骗的顾虑。但在向来思想前卫的母亲眼里,有了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跟远在异乡的儿孙视频或者语音通话,得到哪怕“只看一眼”“只听一声”的心灵慰藉;可以细心倾听主播诵读我的文章,而不用先找老花镜放在哪里,尔后吃力地辨认那些生疏的文字;还可以尽情遨游网络,探索那些无处知晓的人文趣事……这分明是信息时代给老人的馈赠。
听完母亲对智能手机的认识和褒奖,我顷刻为之动容,决定送一部给她。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想用智能手机的心思并不难识破,难的是如何实时分享智能手机承载的那份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