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的时候也还只是了解刘安编写的《淮南子》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2 08:32 阅读(0)
地质历史中的文化
作者:李道平
在读大学的时候也还只是了解刘安编写的《淮南子》,民间都是在流传着八公山的豆腐好,但是对于孕育八公山豆腐的发源地是怎样的一番风景却是充满着向往的成为我自驾来到了豆腐的发源地旅游的主要动力了,感受着这样的山水美景也是印象非常深刻的。
当汽车驶入了八公山区指示着的一条专用的通向八公山地质公园方向的崭新柏油马路行进的时候,远远看见前方一座座绿野山林扑入眼帘,哇,原来这里一片丘林地貌就是豆腐的发源地,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鸣;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了。
地质公园的游客接待中心设定的停车场下车后,询问着售票窗口购进门票穿过闸机进入景区内,眼前还是一片山景。我们走在一条景观大道上两边站摆着一些彩色服装的稻草人、摆着POSE造型的熊猫塑像一路欢迎着我们的到来。
一路走行,不时看到道路边一些季节性的芝樱、百合花花海景区,只剩些花期后的青绿色植物铺满着平坦的地块山林之景了。继续前行,来到了道路左边小山坡上的八公山国家地质博物馆。走进展馆大门正对面宣传墙板上说明内容显示这里展出的是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时代淮南地区的“淮南虫”古生物化石。在一楼二楼展览玻璃箱内我们一一观赏着,大部分是鱼类化石,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生物。这丽蚌化石、剑鱼化石真的很逼真形象。我边观看边觉得这些化石生物体型很小有的只有一厘米左右,但却没有少一根断半根或者损一个尖角骨头什么的骨架,都是形象完整地都印在化石上,仿佛是石头上雕刻的图案,令人惊叹。
离开博物馆继续沿着柏油道路山中行,突然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矗立在我们的眼前,这群雕塑都有3米多高,他们手拿书本,亦或怀抱琵琶乐器,或而面容微笑。塑像群旁矗立一块巨型的背景石块上雕刻着“淮南鸿烈”四个红色行书字体熠熠生辉,让我不仅想到古淮南王刘安和他的八位门客一起在此谈古到今,弹琴论道的场景以及著写《淮南子》书籍的时候编辑思想、故事的繁忙景象,现场是不是一堆堆一卷卷竹简被雕刻着,书写着呢。
想象到汉武帝时代的这样一群高级知识分子于八公山区谈天说地的情景,不禁明白了“八公山”名称的由来了。确实,在《太平环宇记》中,刘安与“八公”都被神化了。“昔淮南王与八公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之,皆仙。其处后皆现人马之迹,犹在,故山以八公为名。”这就是“八公山”山名的由来。
我们一路游览到了古淮南王王宫景点,是在山坡上建造的红黄相间的墙面、黑瓦屋顶的威严气派建筑一排排依山势铺开,隐映在青山绿野中,鲜艳亮丽。不知是曾经的王宫改新的还是设计建造的,只是徒有建筑了,不见曾经的王宫大臣们熙熙攘攘、风度翩翩的朝前朝后的封建时代的官僚们忙忙碌碌的身影了。不过,这里想象当时国王身穿绣龙图案的宽大飘逸的黄袍每天坐在国王宝座上训示着大臣们那种梦幻般人间画面该是多么的美妙啊。
游览了半天地质公园的地质地貌呢,一路山景一路寻觅着。当我们沿着与景观大道相并行的下一层山路游园、搜寻着,突然左前方森林中好像生长着一片灰色的“树木”,犹如森林中站立着一群天兵天将般进入我们视野的石林,高度一两米左右,色灰,质状陈旧,就如山林中粗壮枯干的古树桩一般,包含着风吹日晒枯裂干黑的沧桑。石块皮肉干涸的裂纹充满着,有深有浅,浅的像纺织纹路般交织着。有的有空洞,有的厚薄几层的高矮结构集于一块石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