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敦煌的风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2 02:00 阅读(5)

 敦煌的风

 
文/示单
        
敦煌,我一直想去看看,是因为洞窟、佛像、壁画和飞天,还有它那“敦实的光明”在吸引我?反正内心有一种向往!
夏季的敦煌,白天黑夜游人如织,你没有喘息的机会,空气里迷曼着沙粒炙烤的土味,到处是风和人的纱巾。尤其莫高窟汹涌的人流没法让你躲避,一个个急冲冲的好象去凿琢石窟佛像的凿工,又象是被王道士的“藏经洞”牵引,
排队等候参观莫高窟是件很煎熬的事,旅游旺季,人比沙多,世界文化遗产又需要科学保护,任人无序地对名胜古迹“”蹂躏”那也是件对后人不负责的管理,因此只能对游人“圈养圈放”式的参观,做许多硬性规定!在烈日下、在沙砾飞舞中静静等待“放羊进圈”。去年也是这个时节去梵净山,在山下“圈养”了五个小时才被放上山,那天我发誓不再在旅游旺季去“人丁兴旺”的景点。今年却没有熬过对敦煌的“魂牵梦绕”,想着即使人再多也要去嗅嗅莫高窟的味道,感受一番千年莫高窟道场的人文厚重的历史!决定穿越一下这些历史的洞窟,让一千多年的气息冲洗一下自己贫脊的人文思想。
我一边喝着矿泉水,一边耐心地欣赏着闹哄哄的人群。想起李文实先生在一本书中提到,敦煌乃藏语“朵杭”之音译,意思是诵经的地方。如果这个考证更接近历史,那导游们的教科书中“盛大的地方”的解释是不是有“吹牛”的嫌疑。我放眼望去,“天苍苍、地煌煌”的大是没问题,但诵经者是一个都没看到。只有攒动的人头,和“到此一游”的眼神。
一阵风从当金山口吹下来,吹过三危山西坡,向着额济纳的方向。那里有大片胡杨林,盛夏时节胡杨树的嫩绿也遮不住天上的太阳,只有树叶和沙粒的碰撞才显得勃勃生机。远处的骆驼队弯延地踽行,奔赴的人流也时隐时现,更有穿梭其中的刀光剑影在闪烁,呐喊声、驼铃声、骏马嘶叫声,战鼓声、惊雷声此起彼伏……还有那丝丝的微弱的诵经声;一千多年的演化,都在前赴后继地上演同一个故事。
当我站在断层土壁崖下,仰望崖上百孔千疮“的佛洞时,我真的没有勇气跟随人流去”践踏“洞窟的门槛,我彷佛看到那几百个洞窟口前都盘坐着一个个参禅静坐的悟者,他们谦卑地对告诫人流,安静!安静!
我好生奇怪,为什么1600年前的僧人乐尊在此凿洞修行,那时这里估计是寸草不生,风沙漫天,干涸如石的不毛之地。很多记载和传说乐尊云游至此,突见霞光万丈,万佛化现,便在此开凿洞门,立佛于此。但当我搜寻敦煌其它石窟的所在地,分别把它们罗列之后:西千佛洞,莫高窟,五个庙石窟,榆林窟、东千佛洞、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金塔寺石窟、天梯山石窟、炳林寺石窟、靖远石窟、拉稍寺石窟、云崖寺石窟、木梯山石窟、大象山石窟、北石窟寺、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窟、王母山石窟、莲花寺石窟、南石窟寺等,我便发现乐尊他要凿窟于此的宏伟构想。古代先人超强的地理天象观,他们以天人合一的逻辑,来选择这千年大计的世纪工程,真的不是随性的、拍拍脑袋的,我看到这些所有石窟分布的走向不正是天上北斗星的布局吗?先人们以天象做背书,使这些石窟佛洞能千百年不风化,不坍塌,不消失,跟随浩淼宇宙星体的布局一样,一定是会象宇宙一样的长存!当年的乐尊们凿着这些窟洞,每一个洞门正对着银河系的北斗星,如果门洞的前端坐着静修的僧人,他们仰头便是遥远而深邃的天空,上天赋予他们无穷的智慧,低头面向凡尘众生传递生活的真谛。这是不是乐尊选址于此地的真意呢?
先贤哲人们的逻辑是没错,但到了20世纪的元年,王道士的到来对莫高窟等窟不知是福还是祸,他是带有私心的,以至藏经洞5万多件文物散落世界各地,不仅是王道士的贪婪和愚昧的显现,更是我们民族积贫积弱时的劫难,实际上早在王道士一个世纪前,列强就开始嗅到了东方的神秘和富饶,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大谷探险队、俄国人鄂登堡、美国人华尔纳这些强盗开始大肆掠夺,他们采取各种手段骗、哄、抢、挖、偷将藏经洞5万件文物瓜分已尽。其实,早在南宋时期僧人们为应对战乱,便把各种有价值的史料文献经书账册佛像壁画封尘藏于藏经洞,待安宁之日普化众生。凿洞藏经的高僧预测到了此方圣土的战乱和日不宁安的内乱,却没有预防到外蛮的瓜分。当这些壁画、雕像、经书在一个贫瘠的土地上裸露时,也便成了列强吞噬的借口。
相关内容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