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记忆――红色红庙那些事儿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1 03:42 阅读(3)
永不褪色的记忆――红色红庙那些事儿
永不褪色的记忆
――红色红庙那些事儿
文丨张玖玲
“你是冀鲁豫平原旧址――红庙村人?”同行采风的文友恍然问道。我赶紧可劲地点头,唯恐她不在意而忽略了这个求证。
六月,我跟随莘县作家协会文友,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的身份,回到我的家乡――红庙村,去感受它的红色文化。
这是一个让人思绪蔓延的时日,巴车缓缓而驶,平坦的柏油路两旁是我熟悉的风景,车还未到,那些滞留在我记忆中的故事突然像雨后的笋子一样,噼噼啪啪地破土而出,竞相生长起来,片刻又长成了冀鲁豫(平原)旧址院子里的那棵老榆树,葳蕤而又沧桑。空中,每一个枝桠都是故事,地下每一处根须,都是精神。
2012年,我的家乡大张家镇红庙村――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开始修复,目前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初具规模,焕然一新。革命旧址的修复与扩建,使我家乡的红色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远在千里,近在咫尺的人们纷纷前来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世代不忘革命将士浴血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红色红庙村的父老乡亲,更是初心不改,在不断学习战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无私奉献爱国精神的同时,也掀起了建设红色老区美丽家园的新高潮。
红色红庙,革命老区。革命家们的英雄故事妇孺皆知,“钢铁濮范观,边区小延安。”的歌谣人人皆晓。老一辈革命家舍生忘死的革命故事,众文朋诗友之述备矣。然则,军民鱼水一家亲,对于俺村里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老扎爷”和“二爷爷”支持革命的故事,是我不得不说道说道的内容。
老扎爷,原名张汝震,是我所记住的家谱上的排辈“金、玉、汝、为、宝、吉、世、在、新、良”中第三辈老爷爷,是我们方圆近百里有名的大富户,现在我们附近几个村子里的土地当时都是他家的田产,他本家子弟在外工作干事的人很多,家里看家护院的家丁有几十人。老扎爷是一个开明的绅士,是全村人的庇护者,他自己很节俭,对穷人很仁慈。他跟家里的长工短工吃一样的饭菜,从不另开小灶,却给上门讨饭的穷人吃白面馒头,吃饱了,临走不忘给带上救急的干粮。人家给他磕头道谢,他说人都是吃粮食粒长大的,不吃饭怎么能行。我们村里谁家有个小灾小难求到老扎爷跟前,老扎爷都会伸手援助,亲自过问事情原委,写亲笔书信派家里人跟着找外面做事的叔伯兄弟,托门路想办法,帮人家疏通关系,倾尽全力帮忙,直到那家人度过难关。老扎爷说,几辈子都住在同一个村子,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谁能一把圪针捋到头?谁家没有个高冈低洼的。
老扎爷胸怀宽广,富而仁义。他不仅是我们红庙村的大善人,他也是方圆几个村子里的大仁者。邻村陈村有个陈老三,租种了老扎爷家的十亩地,有一年他家添了两个孩子,耽误了功夫,庄稼没种好,收成刚够一家人户口,没有多余粮食交地租,他料想老扎爷不会来催要地租,就挎了个柳条编的长篮子,只装了半篮子粮食去交地租,进了门他不好意思地说今年收成不好,老扎爷回答说收成不好就不用来了。陈老三说过年了不能欠着你家的啊。老扎爷乐了,来了就来了,也算是交清了。他让人收下半篮子粮食,勾销了账簿上的账,又拎起篮子进了厨房,刚蒸好的白面馒头装了满满一篮子,递给陈老三,让他带回家给孩子们尝尝。陈老三没想到是这样的情景,惭愧感动掺半,眼泪在眼眶子里转了又转。
据老人们讲每年麦收之后,老扎爷都要善施外地要饭的三个月,蒸两个头一斤的大馒头,每天善施50---100人,每人一个大馒头。麦收三个月后再善施玉米面窝窝头。
穷人租种他家的地,按“麦三七,秋二八”算租,就是种他家的地收了麦子给老扎三分,穷人要七分;收了秋庄稼老扎要二分,穷人要八分。赶上个欠收年,先给他百分之八十地租,剩下的交不起他就记下账让过年的时候还清,年节到了,还有人家实在是困难还不起,为了让欠租的穷人过一个安心年,他就让管家拿出账本当着穷人的面把账取消,欠租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