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平遥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0 19:17 阅读(15)
印象平遥
文/李金元
一座古城,就是一本古书,她把曾经的风雨烟云不动声色地嵌入字里行间,在临风开卷时,你会置身于历史中触摸沧桑痕迹,感受古韵风骨。2014年,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了古城平遥,平遥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难忘。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距太原80公里,始建于西周,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时期城市形制分布的经典代表,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远远看到灰色的城墙和角楼,宁静、平和、沉穆、浑朴,风度威仪,气势俨然。来到城墙根下,轻抚这历经数百年风雨的青砖,仿佛触摸到了明时的风痕,清时的雨渍。城墙的顶部宽阔而平直,72座敌楼,3000个垛口沿着周长6.4公里的城墙均匀分布,起伏跌宕,错落有致,城墙的四个角上各有一座角楼,六扇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行走在敦实厚重的城墙上,仿佛进入时间隧道。
站在高高的城楼上俯瞰全城,古城里的民居和街巷轴线分明,整齐划一。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的街巷格局,呈现着龟甲上的八卦图案,经纬交织,井井有条,精雅的屋宇接连不断,森然的围墙紧密呼应,虽显苍老,却风骨犹在。久远的喧嚣随风而来,曾经的繁华目及而现,历史早已烙印在那一街一巷、一楼一屋、一砖一瓦上,正等待着你的目光与她交汇,思想与她交融。
步入平遥城里,浑厚的青砖灰瓦,精巧的飞檐雕壁,高耸的金井市楼,鲜艳的大红灯笼,古老的金匾字号,让你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那些古城中的居民,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也不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精明,平静地过着淡然的日子,细致地做着小本的生意,这一切宛若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仿佛你与古人正执手相牵,并肩而行。
明清时期,平遥商业发达,商贾云集,一度成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古巷间经过,你会发两道很深的车辙印痕,它们就像这座古城的一条条皱纹,记录着当年晋商背井离乡的辛酸,记录着昔日平遥车水马龙的盛景。这些马车从全国各地归来,驮载着泪水,驮载着金钱,驮载着喜悦,驮载着山西人的骄傲,驮载出一个汇通天下的盛世繁华。
山西的钱庄文化是这里非常有特色的一道风景线、曾经贫瘠拥挤的平遥,没有争夺、没有撕杀,而是用智慧和诚信开创了民间金融机构的先河,中国第一家票号就在平遥的问世,当年,山西票号55家,仅平遥就有22家,平遥的经济金融、工商业因此迅速发展并问鼎商界百余年,撑起了十九世纪清王朝经济生活的半壁江山。
日升昌——中国第一票号,门脸不大,黑色的院门严肃而朴实,近看却已经斑斑驳驳。虽然牌匾上的字己略显黯淡,但“日升昌”的金招牌却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蒙尘。庭院外朴内秀,面简里厚。正房厅柱悬一幅木制长联: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还有那一块闻名商界的牌匾——汇通天下。汇通天下!这就是当年晋商的声音。
街道两旁尽是山西典型的古老四合院,深墙窄院,重门小窗,透露出平遥的内敛与精致。院子中间阴凉的葡萄架下,是古朴敦实的石桌石凳。三间宽阔的上屋,两侧各有三间厢房和一间偏房,屋里的床、榻、桌、椅拙朴雅致,桌上摆着瓷器古玩,墙上挂着古画古镜,时光仿佛倒流了几百年。
凌晨,漫步在寂静的南北大街上,站在贯穿南北的古市楼,我才真正地感觉到,平遥的风骨气质从每一座瓮城溢出,从每一条街道流出,从每一扇旧窗淌出,从每一道雕纹渗出。历史留存下的一切足以让世人震撼,但平遥却并不因此受宠若惊,平遥人依旧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她的历史文化底蕴足以抵挡现代文明的喧哗与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