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家乡的文化情缘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0 18:05 阅读(1)
我和家乡的文化情缘
# 李联明 #
——
每当我走过家乡莆阳楼时,总有一份深深的留恋之情,忍不住想多看它几眼,楼顶上那石刻“莆阳”二字虽然斑驳褪色了,但它见证了我和家乡莆顶村的文化情缘。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到莆阳楼内李氏家庙。在懵懂的记忆中,那里就像文化宝库一样,时常听老人讲一些家乡的历史渊源、民俗文化、名人故事,让我受益匪浅。从那时起,我逐步了解家乡沧桑历史,更加激起我对家乡故土的热爱。1984年我从部队退役返乡,改革的浪潮把我推上村官的位置,我荣幸地当选为莆顶村民委员会主任,一干就是七年。任职期间,我带领村两委,做好传统古村落和文物的申报与保护,促使莆阳楼、南阳楼、仁理楼三座土楼被公布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其中,“莆阳楼”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顶村距离云霄县城只有9公里,群山环抱,曲水萦绕,素有云霄小盆地之称。这里土地肥沃,百草丰茂,果树成林,古民居错落有序,土楼、宗祠、古树互相映衬,构成美丽的自然景观,既有乡村风情和文化韵味,又有文物研究和观赏价值,堪称我县独具魅力的风水宝地。据史料记载,莆顶李氏元祖系唐代漳州司马李伯瑶的后裔。明宣德四年(1429年),原居云霄合溪的李伯瑶后裔李天佑,在遭受海盗毁城流劫后,觅得莆顶“鲤鱼吐珠”宝地,开基创业,宅第遂成为李氏家庙的前身。后其子孙又于外围增建恢宏壮观的马蹄形土楼莆阳楼,滋养着声名远扬富甲一方的莆顶村。经历数百年岁月变迁,莆顶村仍保留古代精美建筑。该村文风浓厚,地杰人灵,人才辈出;明清至今,先后涌现出国学生、太学生、研究生、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厅处级等共达20多人。令人津津乐道和引以为豪的是,这里诞生出一位慷慨豪迈、义薄云天的义民李靖。早在弘治四年(1491年),南方各省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李靖倾尽家财购得八千石稻谷救济难民,受到明孝宗皇帝隆重旌表,在闽南地区被赋予至高无上的荣誉。莆阳楼内展示的《李氏家训家规》,盛载着族人朴实谦恭,法理立人,诗礼传家的厚重情感,以及乐善好施、敦亲睦族的大爱情怀。
1992年1月,我做为优秀村官,被上级组织部门录用到革命老区下河乡当干部。1995年初,我到李靖原葬地新坡村办事,从群众口中得知有一块体型较大的明代圣旨石碑被当地村民凿成两半,铺在水沟上。我立即向县文物主管部门报告,经专家现场查勘,发现这是一块遗失多年的“李靖义民碑”,石碑类型特殊,体量巨大,属于明代重要文物,在闽南地区极其殊罕见。随后,我联系村民把“李靖义民碑”运回莆顶村妥善保护,受到县文物部门的交口称赞。此后,我更加注重家乡石刻碑记文物的收集保护,把散落在村周围,房前屋后的珍贵碑记逐一收集起来,如: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右资李公自志碑》、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会勘禁示碑》、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溪南重修陈圣王庙碑》、光绪十九年碑记(1893年)《云霄分府倪维钦示禁碑》等20多块各类型碑记,为有关部门研究明、清两代的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状况,提供珍贵的实物史料。
族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家族的“史记”和“资治通鉴”。盛世修谱,具有传承文化、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作为《云霄莆顶李氏族谱》主编,抱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我利用节假日的业余时间,先后耗时10多年,广泛走访旧谱中记载外迁的李氏宗亲,足迹遍及广东、福建等十几个社区、村,搜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众所周知,续修族谱要追本溯源,寻根问祖,工作艰辛、历尽坎坷。在编撰过程中,面对种种困难,我毫不气馁,信心十足,无论是探访寻踪,还是搜集轶事传闻,总是反复求教查证,筛选甄别,审核归类,去伪存真,数易其稿。在众多热心人士帮助下,新编《云霄莆顶李氏族谱》终于编撰成书,并荣幸地被“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永久收藏。此外,我自费收集并修复了百年“南阳楼设计图”,明代“古船模”,历代遗存图像、书法家墨迹等乡土文物;潜心研究当地传统文化,撰写《云霄土楼志》、《家规家训》、《福建李氏宗祠志》云霄篇等大量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