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的青海、张掖行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0 12:37 阅读(0)
【西南文学•散文】牛新源(四川)/开心的青海、张掖行
五月到了,想起我们老俩口退休后的第一次出省旅游,是五年前的五月,至今还记忆犹新。
早就听说青海和甘肃的张掖夏天的风景是很美丽漂亮的。退休后的次年,我们老俩口动了心思想到那里去旅游。接着我开始“做功课”,在“青海湖旅游攻略”的网上去搜,看到到青海、张掖方向旅游的方式有跟团游、自驾游,还有包车游。包车游就是包轿车或越野车,由师傅开车,按天付车费(管师傅吃不管住),行程、景点和时间等由自己安排,这就类似“ 私人订制”一样。我们老俩口商量了一下,跟团游倒是方便,吃住行不用操心,但是景点游玩时间卡得严,有可能不尽兴;自驾游,想走哪玩到哪,自由,但是需要精力体力,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不合适。比较又比较,还是觉得包车游合适,费用比跟团游贵不了多少。我在一个旅游网“马蜂窝”的网友游记里看见不止一篇游记里提到一位姓郭的师傅,游客对他的点赞率较高,服务热情周到、又能主动解决游客的一些困难,我打听到他的联系号码后与他取得联系,他在电话里把青海、张掖一线主要景点情况和需要游几天以及如何安排吃、住、行的问题耐心给我讲了很多,从他厚重、干脆、豪壮、粗犷的西北口音中,给人质朴、诚恳、敦厚、耿直的好感,于是我们决定包他的车(整个旅游行程 说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2015年5月的一天,内地已是初夏,青海尚在春天,我们按计划乘飞机到了西宁 ,郭师傅来机场接我们,我一看真是一个典型的西北汉子,高高的、棒棒的、壮壮的、黑黑的,憨厚、友善的笑道:“牛哥,欢迎你和嫂子到额(我发音“额”)们青海来”。随即递给我们两盒酸奶,说是高原产的,让我们尝尝,还问我们有无高原反应,他 说他备有红景天等药品。短短几分钟,我们和他一见如故。在西宁休息一晚上后,青海、张掖行程正式开始了。
塔尔寺的正门
第一天:
早饭后乘车去塔尔寺(5A景区),郭师傅给我们说,塔尔寺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最有名气的藏传皇教寺庙,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达赖和班禅都是他的弟子。塔尔寺先有塔后有寺,塔是当年宗喀巴大师的母亲为宗喀巴大师修的。传说因宗喀巴大师在西藏学法弘法无暇回家探望母亲,就用自己的鼻血混合一种天然原料画了一张自己的像,托人捎回家,让母亲看见画,就像看见自己。宗喀巴大师自去西藏后,献身于弘法事业,就没有回过家......
在塔尔寺,讲解员讲解到:传说宗喀巴的母亲生宗喀巴时,脐带上的血滴到地上,长出一棵菩提树,她就用砖砌成一个塔保护这棵树,后来这棵树 直至枝繁叶茂,长出十万匹叶子,每匹叶子都有宗喀巴的像。后人又修金塔,把以前的砖塔包住,再后来又有人修了殿把金塔包住,其菩提树的根又串出来长出两棵树,两棵树每到秋天,叶子落到地上,有佛缘之人捡起叶子,在叶子上仿佛看见宗喀巴的佛像。可惜我来的时候不是秋天。 现在,佛教信徒进寺,通常累计磕十万个长头,如给十万个佛磕头。 十万匹叶子,十万尊佛,磕十万个长头,这需要多长的时间啊,又需要多么坚定的宗教信仰!我看见,磕头的一块块木板已经被磕头者磨出 一道道槽。
下面有一张照片是两位藏民在塔尔寺地上磕长头。
这张照片是塔尔寺里僧人用酥油在低温下精心制作的花朵酥油花。这种花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按印度传统的佛教习俗,供奉佛和菩萨的贡品有六色,即花、涂香、圣水、瓦香、果品和佛灯,可当时天寒草枯没有鲜花,只好用酥油塑花献佛,由此形成艺术传统。另有传说称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并将其供奉于拉萨的大昭寺,吐蕃人民用酥油做成花供献于佛前,以示崇敬之心,后各藏传佛教寺院相继使用,视为礼佛珍品,献酥油花遂成为正月祈愿大法会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