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永远保持30%的神秘感

发表于2017-09-14 16:46 阅读(8)

永远保持30%的神秘感

1、“永远留住30%的神秘”
  
  这是至今为止我得到最好的人生建议。
  
  这句话是父母的好友,一位在做大学教授的叔叔告诉我的。
  
  他对我说,
  
  他的维持婚姻和家庭的心得,就是即使结婚了,有孩子了,也不要对另一半100% 全部展露,永远留下30%的自己。
  
  当然这30%不是说耍心眼和阴谋,而是指自己保留的实力,他人不知晓的能力和魅力。
  
  “保留30%,别人就总能看到他们意想不到的你,总能给他人新鲜感。这不仅在婚姻和恋爱中,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是很重要的。”
  
  这句话我后来越琢磨越觉得有趣。原本我是个很喜欢全盘托出大大咧咧展现自己的人,但从那以后,总会问问自己,
  
  “我是否还有30%在留着呢?”
  
  那30%会不断被用掉,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学习,积累,制造新的能力和学识。当我觉得自己的存货不足30%的时候,就会警示自己少说少求,静下心来去积累更多的东西。
  
  为了永远做一个新的,有趣的,意想不到的自己。
  
  2、“跳出自己的圈子,随大流只会流于平凡”
  
  在大学里,特别是一般的大学,要适当跳出自己的圈子。随波逐流只会让你变得跟大多数人一样普通。
  
  跳出圈子一方面是跳出现有的认知、思想以及生活状态。人长时间在一个环境中,会慢慢限制和蒙蔽自己,每天规律的活动并且周围的同学也在这样做,就会以为现在的生活是理所应当的。
  
  殊不知,外面更牛的人,早已把你抛下很远。另一方面是跳出学校这个环境给你安排的模式化的生活。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做好权衡。不要每天都在忙,却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而忙,得到了什么。
  
  怎么做?
  
  如果你的旁边有更牛的高校,去旁听一门评价较高又自己喜欢的课。它会让你知道差距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很大。要坚持听下去,不要图新鲜只去听一次。
  
  多去看书,当然也包括公开课,MOOC,知乎等线上资源和社区;去学习自己喜爱或者实用的技能。
  
  找到志同道和的朋友。
  
  有时间的话多出去走走,不要住酒店,尽量住青年旅舍,你会遇到各种人,收获到各种经历。
  
  认清自己想要的,做好权衡,学会拒绝。如果你不喜欢,只是为了说出去好听的话,就不要盲目去加入学生会等学生组织。
  
  很重要的一点是  关注并坚持去做那些短期看不到效果,但对你影响深远的事情。
  
  3、“固执己见,往往会使人生丧失一些可能性”
  
  我的三观就是一个建立崩塌建立崩塌的循环过程,之前写的那些“简洁的人生道理”大多数都是个人看法,观念容易建立也容易崩塌。
  
  其实没有坚定的认知也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因为它酝酿可能,好过盲从。
  
  4、“真正的爱与帮助是润物细无声的”
  
  在不能提供对方实际帮助的时候不要总是给对方讲道理,因为这些道理对方都懂,真正的爱和帮助是润物细无声的。
  
  很多时候我们想通过一些道理说服别人,其实不明白的是那些道理对方都懂。对方缺乏的不是道理,很多时候是别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闺蜜男朋友劈腿了闺蜜还是放不下,你就不要跟她说各种各种的道理,哪怕你陪她吃吃饭,认识认识新的朋友都比给她讲道理有用。
  
  真正对你帮助或者给你爱的人很多时候你都无法意识到,因为对方会尽量考虑你的感受,做到润物细无声,这些人永远是过后才会发现他们的好。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些人。
  
  5、“学会接受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多面性”
  
  当你觉得自己遇到奇葩的时候,说明你对人性的认识还不够,人要学会处理和接受人性的恶
  
  生活中有一些高人,他们能跟任何”奇葩“谈笑风生,不要觉得他们虚伪,也不要觉得他们看不透奇葩们的那些花花肠子。
  
  他们对人有很深的认识,他们知道人性的自私无能虚伪,他们不对人性抱有太多的希望(这并不是说他们悲观绝望,而是他们早就明白这一点)。
  
  如果你觉得自己经常遇到奇葩,只能说明你活的还很幼稚,还不成熟。当你可以接受人性的恶和无能的时候,你会豁达很多。
  
  其实任何奇葩都有自己固有的逻辑,他们的世界观也是自洽的,明白这一点你就不会经常想改变他人。这样你就不会看到很多人都不爽,你会过的开心多了。
  
  6、“保持敬畏之心”
  
  不要觉得一些人浅薄或者无知,很多时候你只是见识短,有时候对方的思维深度可以吓你一跳。不管对人还是对传统,都要保持敬畏。
  
  我们总会觉得很多人很无知,这一点看历史书绝壁经常发生。史书上我们会看到大部分的“庸人”,这些庸人身居高位,但是就连那些我们认为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
  
  其实我们不妨细想,在生活中,我们肯定周围很少有那种能进入史书的人物,就是政府中的一个处长或者村里的一个书记都是属于“老油条”的人精,何况是那些身居高位的人。
  
  这些人的眼界,见识更是甩许多人一条街( 这就是@白如冰 所说的大视野看历史的现象吧)。
  
  但是我们看史书往往看到那些身居高位的人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因为我觉得史书只能简单记载,二是意识形态太浓,还有就是有作者的想象在里面。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觉得父母是错的,但是长大后发现姜还是老的辣,自己当初考虑问题太简单了。
  
  所以这些事情都应该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就是千万不要低估任何人,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道理多么深刻,可能在高人面前就是皮毛而已,已经不屑于跟你说了。
  
  有一次我再健身房,看到一个汉子做深蹲,我觉得动作做得很不标准,属于标准的“错误动作”,我就好为人师的去说了一下。结果对方并没有回应,而是呵呵一笑。
  
  这时候他身边的那位肌肉男告诉我,那样练习属于一种高水平的练习,肌肉力量到达一定程度了就不会受伤,并不同于普通练习,当时我就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有一些道理我们懂,但是世界往往是变化的,你总有太多的不了解。
  
  还有就是以前农村的时候,每次如果有人去世,家中的亲人都要举办葬礼,大操大办一场,花费很多。
  
  我觉得这种行为太愚昧了,既浪费钱也没有什么意义,是一种“落后的思想”。后来我读书多了,阅历多了,明白了所谓的仪式的重要性(庄重的仪式对于人们抚平悲痛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清明上坟的意义之一)。
  
  更了解了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是很符合经济学道理的(农村经济不发达,这种婚丧操办可以联络村民的感情,以后出现问题后可以互相帮助,其实细想大家结婚随份子钱是不是也有这个含义在里面,农村主要是个体太薄弱,以前份子钱只是为了帮助渡过难关,现在已经变了)。
  
  这种行为是很科学的,不妨想想是不是越发达的地方人与人之间好像越独立,人的个性越强,越不发达的地方,好像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些联系,人们都趋于整齐划一,都是有经济原理在里面。
  
  所以说,没有不好的传统,只有不合适的传统。以前我是很反感“随大多数人”的,但是我发现很多事情上面有很深的道理,并不要觉得很多事情很落后,不要觉得自己在外面念了几年书就可以PK掉那些长者,不要觉得他们落伍,我们呀还是太naive了!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