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一)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9-04-10 23:02 阅读(42)
三思而后行(一)
本文作者:李丰攸
长期研究西方哲学
对人和事有着独特的理解
三思而后行,这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今天,我们对这个成语,应该说都能理解,都能流畅地应用。它是我国传统经典中的一句经典话语。它出自2000多年前,具有深刻的道理。经过了2000多年。到了今天,进入一个大信息的时代,信息量的增加,所有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会发生大的变化,否则它就是一个衰败、破溃的文化。因此,必须与时俱进,“三思而后行”我认为也必须重新认识。
“三思而后行”这是一个很好的命题,它里边含着很深的认识论哲学思维或者说它是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统一体。“三思”是认识问题,“而行”则是实践,是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做了一个简单的学习交流汇报,主要谈“三思”。
出处和原意
“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公治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季文子这个人以事情总是反复思考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这件事之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很多,当代著名学者南怀瑾(也是一个异人)对这句分析认为:“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成小器。”另外还有不少解释,特别是对孔子说的“再斯可也”。就分为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孔子也是谨慎之一,说的是再多想几次;另一种认为,孔子认为他想的太多了,想的太多,容易失去机遇,或想的太多就不太会去做了。因为矛盾永远存在,想的再多不可能没有矛盾。
一个词的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内涵外延会有变化,价值也会有变化——即褒贬的变化。这一词出现在论语里,应该是贬义的,这可能与孔子及儒家对季氏的看法有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现在这个词转向了褒义。现在人们普遍的理解是:做事谨慎,小心稳妥;或者是考虑周到后,然后再去操作执行。这里的“三”不是指一个确切的数字,而是指多的意思,或再反复意思。
这句话的故事背景。
“三思而后行”这句话,说的是春秋时代鲁国正卿,姓姬,氏季,名行文,谥号文的一个人,后世叫季文子,做事谨慎小心,思虑周全。
在古代能叫“子”的,也应该是一个贤人或君子,至少是一个有影响、有作为、有地位的人。
(一)季文子何许人也。
季文子是周文王之后,是周朝开国功臣,为周朝创立宗法礼乐制度的周公旦的(即文王之子,武王之弟),17世左右后世孙,因为鲁国是周公旦的分国了,是鲁桓公(鲁国十五任国君)之重孙,是鲁桓公四子公子友之孙,是鲁国著名的三桓之一,从季文子始,季氏一直是三桓之首,执掌鲁国的朝政。
(二)季文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季文子是一个政治家。从公元前601—568年为鲁国上卿,执掌鲁国朝政33年。先后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王。并以他开始及其子孙,一直团结联合三桓,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共同进退,共辅鲁国。并自季文子之后,其后代的一直为三桓之首,为季氏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子孙共执掌鲁国朝政200余年。
第二,季文子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当时鲁国已是一个小国,处在晋、楚、齐三大强国之间,他和他的孙子利用三国之间的三角关系及矛盾,巧妙周旋,多次使鲁国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