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就是慈悲之心
发表于2018-01-17 10:23 阅读(0)
智慧就是慈悲之心
文/雾满拦江
二战时,有位教授奉命服务于盟军。
当时,起飞交战的盟军飞机损失惨重,返回的飞机无一不是伤痕累累、满是弹孔。而飞机的中弹位置,并不均匀,但多是分布在机身上。
有一次,将军们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所有的将军都认为,机身目标更明显,更容易挨子弹,所以呢,应该在机身上加防弹钢板,保护飞机……
取得共识,将军们就要拍板了。
这时候教授说话了:别胡闹了,你们搞错了,应该在飞机引擎上加防弹钢板,而非在机身。
搞笑,众将军嗤之以鼻孔:引擎上弹孔最少,或是根本没弹孔,弹孔都在机身上啊!你居然想往中弹最少的引擎上加厚钢板,你神经啊?
教授心里很不平静,说道:你们这些尊贵的将军们为什么这么蠢?请动脑子想一想,为什么引擎上中弹最少呢?
对呀,为啥呢?
因为,教授说——引擎中弹的飞机,根本就没回来!都它娘的坠毁了!所以,你得加固引擎,才能让飞机安全的回来。
啊……将军们目瞪口呆:真的耶……
——这个故事告诉俺们,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相。你没看到的才可能是真相!
二战时盟军的将军们,何以想不到引擎中弹的飞机回不来的事情?
将军嘛,都是些铁石心肠的人,一声令下让别人去死,眉头都不眨一下。慈不掌兵,义不理财,战争玩的就是残酷,心肠太软,就别出来混。
所以这些将军,心里有个简单的存活率比例,甭管前线死了多少人,还活着的,就得继续给老子打。军方为了让将军们更冷酷的下达命令,有专门的优恤部门,负责善后。
所以将军们思考问题,为避免情感因素扰乱判断力,只能是从抽象到抽象,只看生还者,只看到局部。
而教授却不然,教授看问题,是从具体到抽象——他眼睁睁的看着年轻的战士意气风发爬上飞机,去时一大群回来零星几个,教授的心,几乎是崩溃的。
将军只看到生还者,而教授却同时看到生还者和死者。
所以,教授要想的问题,不只是生还者是怎么回来的,还要考虑,牺牲者为什么没能回来?
教授的思考范畴,比将军们多了一部分。
这就让教授看到了将军们极力回避的真相与答案。
我们常说,智慧就是慈悲之心,冷酷的将军们失去慈悲,就失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