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战国策》东周·周文君免士工师藉

朝代:两汉 作者:刘向

  周文君免士工师藉,相吕仓,国人不说也。君有闵闵之心。

  谓周文君曰:“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己,誉在上。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盖之也。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春秋》记臣弑君者以百数,皆大臣见誉者也。故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故众庶成疆,增积成山。”周君遂不免。

参考翻译

《战国策》东周·周文君免士工师藉 译文

周文君免除了工师籍的职务,而该用吕仓为相国,周国民众对吕仓表示不满。周文君为此感到很忧虑。这时吕仓的说客对周文君说:“国家每做一件事必然是有毁谤也有赞美,忠臣把毁谤都加在自己身上,而把赞美都归于君主。宋国的君主强占百姓耕作时间建造自己的游乐台,而遭到人民强烈地非议,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忠臣代他受过。后来,忠诚代他受过的大臣子罕辞去相位而改任司空,人民就非议子罕,而赞美宋君。在齐恒公的宫中,一共拥有7个市场和700个妓院,齐国人都斥责他,于是齐国相国管仲就故意在自己家筑台,并命名为“三归台”,目的就是为桓公掩饰过错,自己并非有意伤害民心。《春秋》一书记载臣子杀死君主的事可以百数计算,他们都是很受赞誉的大臣。由此可见,重臣享有盛名,并非国家之福。

参考赏析

《战国策》东周·周文君免士工师藉 评析

对大臣的非议就是对君主的赞美,说客把这一层辨证关系给挑明了。好与坏,黑与白,高尚与龌龊,是经常转化的。好的东西在一定情景下会成为最为不好的,而不好的东西反而会成为好的。就像大臣的高风亮节会导致君主的委琐,而大臣的龌龊反而成就了君主的美誉。对照今天,我们应该把上司的位置与自己的位置摆正,“功高震主”,“水至清而无鱼”,作为下级,其高过上司的声誉和高风亮节在一定的火候绝对不是好事。聪明的下级知道要学会为上级掩饰过错,要知道在中国社会,经常是“吃亏是福”。吕仓的说客也很重视事例说服法,他总共列举了3件事实,就将人说得心服口服。在说服他人的口才中,事实归纳法可谓自古以来最为常用、普遍和有效的方法。列举确实可以证明你观点的事实、事件,少则二、三件,多则五、六件,就足以让人信服你。

刘向简介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战国策》所有章节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