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失火

作者:圈圈 发表于2017-09-12 11:18 阅读(5)

失火

很好奇村子的名字最开始都是谁起的,尽是些王家坪、邓家坝、叹气沟什么的,像小溪村这样的已经算是不错的村名了。村子前有一条小溪,时断时续的流淌着,就像老黄牛的一泡尿一样,跟清澈见底这个形容词相差很多。小溪村的对面地势更好一些,人多一些,名字也压小溪村一头,叫大溪村。

 

但小溪村的存在感并不低,因为小溪村有个厉害的人物,村支书老张。老张是十里八乡都数得上的村一级领导。八十年代末,老张刚三十岁出头就当了村长,没两年时间老支书就让贤了,老张就支书村长一肩挑了。老张这人身材魁梧,声音洪亮,走路都带风。虽然初中毕业,但办事干净利落,能上能下,属于自带魅力光环的类型,走到哪里都是中心。老张的媳妇儿也不示弱,在村小学任副校长,从学前班一直到六年级,语文、数学、音乐、劳动课都能教。家里收拾的溜光干净,邻里相处的融洽团结,一手好厨艺,还能接生,在小溪村是找不出第二号了,当真是全村妇女同志的楷模。

 

跟现在电视剧的里不一样,那时候农村没有设立专门的村委办公室,有事的时候小溪村通过村小学的大喇叭广播一下,村民们就三三两两的到学校操场集合开会,听老张传达一下政策指示啥的。无非就是修村公路每家出多少工,什么时候交农业税或者其他收费什么的。村委班子开会什么的一般会在老张的家里进行,老张媳妇儿从学校赶回来利索的张罗一桌饭,老张和村里其他的领导在桌上谈笑间就搞定了村里的大事小情。93年左右,老张的媳妇儿升任村小学校长了,老张也更忙了,家里的田可不能荒着,于是请了小溪村一个实诚的人当了他们家住家的帮工,每年开120元的工钱。后来涨到150、200,再后来涨到多少就不知道了。

 

在老张的治理下,小溪村治安上从来没有出过问题,用现在的话讲,老张将纠纷消化在村里了,将犯罪扼杀在萌芽中。村民因为田、山林界限的纠纷,或是兄弟分家什么的,只要老张出马,没有不平的,也没有不服的。老张用他独特的处事能力,高超的谈话技巧,总是能平衡每一方,让大家心服口服。另外老张这么些年工作,摸笔的机会多,逐渐写出一笔好毛笔字,小溪村红白事,写对联的时候自然少不了老张出手,加上他的号召力,老张就是事情办的顺利、漂亮的保证。老张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每年亲自送当兵的年轻人到县城人武部报道。村里每年都能有1-2个年轻人考上兵,主人家一般会杀一头猪准备宴席,邻里乡亲来祝贺一番,老张必定是这种场面的贵客。村民吃喝完毕,等到年轻人身带红花要走的时候,老张会拉着年轻人和主人家坐在一起,说些十分体贴的话,嘱咐年轻人在部队好好干,争取入党立功,给父母争脸,给村里争光。那个场景看了真叫人感动,老张也在这一次次的谈话中拉近了与村民的关系。当然主人家是应该感谢老张的,因为当兵政审老张是第一关,他要是觉的这个年轻人背景不合适,那么兵是当不成的。

 

时间很快进入了新世纪,小溪村还像以前一样平静又祥和。老张主持村里的工作一切如常,唯一不足的是村里的经济发展一直没有起色。不过这可不能怨老张,小溪村自身的条件在这摆着,又不像对面的大溪村地理条件那么好,再说大溪村除了装模做样弄了四五个大棚和村里公路修的好一些外,也没有比小溪村强到哪里去。村里的年轻人多半初中、中专一毕业就外出打工了,缝衣服、建筑工地、电子工厂打工的居多。当兵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不过考上大学的多了起来,村里也开始流行整升学酒了。老张又有了新的发挥的舞台,照例是杀猪摆宴。老张还是会和主人家做到一桌,喝几杯酒,掰着手指头数村里有多少个大学生,说些村里以后的发展就靠这些年轻人了这样的话。大概2007年的时候,周围的人才猛地发现,宴席上的老张声音不如以前洪亮了,背也微微有些驼,头发虽然照样梳的整齐,但也白了不少,老张已经老了。

 

整村合并的工作突然就开始了,老张和其他村的书记腊月参加镇里开会,是第一次听到镇里关于整村合并的方案。小溪村和大溪村合并了,叫大溪村。在村领导的安排上,镇委书记的表态是要启用年轻人,老人带新人,好像还提到了大溪村探索新模式什么的,老张没有听的太清,老张心里合计着,如果选举的话,小溪村的人口太不占优势了。开会回来当晚,老张提笔写了一封退休申请报告,一连写了三遍才满意,第二天一早就到镇上递交了。镇长、书记对他说了很多感谢、赞扬风格的话,请老张继续帮忙主持大溪村的工作,经常到镇政府走动。老张的心情十分低落,思绪万千。工作了快三十年了,他已经习惯了迎来送往的生活。

 

走进村口,对面大溪村的大棚他看的很清,很是壮观和漂亮。大溪村的支书姓陈,四十多岁,正领着一帮人在大棚周围转悠。老张要卸任的消息已经在小溪村传开了,大家都很不舍和惋惜。碰到回家的老张想说两句安慰的话吧,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没成想,给老张的打击远不止这。当晚半夜,老张家那收拾的干干净净土墙瓦盖的房子失火了,老张和他媳妇儿跑了出来,只抢了一个半新的电视出来,刚杀的一个年猪的肉,还有老张媳妇儿放在楼上的八千的现金都没了。连老张这么多年工作的笔记,总结,调研和其他工作资料都被烧毁了。这可是小溪村的大事,第二天一早,村民们纷纷慷慨解囊,拿米的、带肉的,有的直接拿的现金都来老张家看望。据说当天乡亲们塞给老张的红包总共都有2万出头。老张的儿子有远见,给家里的老房子还买了保险,保险公司第三天还来勘察了现场。

 

这个年,老张没有在村里过,去了在县城上班的儿子家里过。过完年正月初八,老张就回来开始张罗盖房子的事情了,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村里的木工、泥瓦匠都来了,没手艺的活活砂浆、或者是搭架子。没三个月的时间,一座二层的小楼就盖好了。又过了三月,老张的新房就装修完工了。

 

老张又从连续的打击中缓过来了。大溪村的陈书记已经上任好几个月了,老张退的彻底,没有再担任任何职务,从政生涯结束了。他的幸福晚年生活开始了。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