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春天的原野——且谈接地气与春季养生
春天,地气回暖,万物复苏,在这样一个阳气勃然生发的季节,正是呵护我们身体的好时候。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指出: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三月,指的是农历初春的三个月。“闭藏”了一冬天的沉郁,腐旧之气要在这个节气里发散出来,隐隐的春雷,淅淅的细雨,和煦的春风带来了天地间的勃勃生机。
此时,人们应该遵循自然万物的变化特点与规律来适时调整自己身体的气血运行。
在春天这个季节,要早点睡眠,早些起身,不要贪恋床榻,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去田野踏春,这样能使使精神愉悦,胸怀开畅。
不要滥兴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赞美,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天的升发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在五脏中,肝气属木,肝藏血而主筋脉(即韧带,肌腱)。春天万木升发,肝气亏虚的人,容易出现眩晕,痉挛,癫痫(肝风内动症候)瘫痪,肢体麻痹,口眼歪斜的疾病,妇女乳腺疾病会高发或加重,有肝脏疾患的人尤要注意。
在这个季节,有许多人会变得脾气不好,很烦躁,这一般是肾水亏虚,不能很好地濡养肝木,致使木燥火旺的缘故。
因此学会如何顺应节气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对于健康非常重要且十分必要。
在初春季节,接地气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养生法门。
我们的古人的生活状态是与大自然最为密切的, 日夜劳作在田间村陌,凿井而饮,舂米而食,草履布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远离各种污染,体力劳动远比现代的人高得多,因此,古代人更有资格不被各种奇奇怪怪的疾病所困扰。
有关研究表明,我们之所以生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病,除了生活方式的不当,污染严重以及营养的过剩及失衡,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我们体内静电离子积累的太多不能得到发散的缘故。
在生活中,我们居住的楼房使得我们高高悬在空中,地板砖,水泥,沥青道路,橡胶底的鞋子使我们与泥土隔离的太久太远。这样日积月累,静电离子在我们体内无声无息,年复一年地积累着,我们经常感到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却找不到原因,我们只能求助于医生和药物,长此以往,周而复始。。。。。。
我们有多久没有感受大自然泥土的气息了?日月星辰经行于天,江河溪流奔涌于大地的雄阔壮美,四季于悄无声息间的更迭甚至鸟啼虫鸣,花开花谢对我们来说都是那样的陌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一种早已被大自然遗弃的,只知道整日为了名利而奔波的可怜的物种而浑然不知。
去踏春吧!——春天是一个年轻的季节,是一个迸发生命活力的季节,暂且忘却各种负累与忧烦,摒弃赘重的衣物和行囊,远离城市的喧嚣嘈杂,拒绝橡胶底的皮鞋运动鞋,就布鞋最好,连袜子也是棉的,释放出我们的双脚,悠然行走于山间丛林,田间原野;让我们的双脚去亲近泥土的芬芳;充分释放存积于体内的静电离子等病戾之气;让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坪上,阳光恣意地泼洒在身上,让我们去感受温软的风拂过脸颊时的惬意,去看那花儿绽放,去倾听溪水潺潺。。。。。。
春天的原野蕴藏着许许多多大自然的精灵:
“一月的茵陈二月的蒿,三月的茵陈当柴烧”。
茵陈又称“白蒿”《本草纲目》记载:“茵陈,入肝胆脾经,清利肝胆,主治黄疸湿热,小便不利,风痒疮疖。。。。。。”
在北方的广大农村,一到开春,老百姓们便成群结伙去田野山坡上采摘白蒿,洗净了拌面上笼屉蒸熟了,放上陈醋,精盐,蒜蓉,香油当菜吃,是一道乡土气息极为浓厚的美味。吃不完的白蒿在太阳底下晒干了放起来冲茶喝,同样能起到清利肝胆的作用。
除了茵陈,还有紫云英(嫩苜蓿芽),甜苴,地衣,蒲公英,甚至榆钱,槐花,马齿笕等。。。。。。这些大自然孕育的精灵,将会细致地呵护我们的脏腑和气血,让我们为这大千世界无处不在的奇妙而赞叹!
去踏春吧!行走在春天的田野,行走在温暖的风里, 张开双臂深深地呼吸,让整个胸腔充满春天年轻的的气息,让我们的心灵在广袤的田野无羁无绊,自由地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