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1、“如果你知道了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这世界有两种人,一种人从小就知道这辈子要成为什么样,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这种人特别幸福。比如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十岁就在作文大赛里获奖,二十岁就出诗集,他读很多书,他说这辈子写出一部了不起的小说就是他的梦想。
另一种人就是我这样,懵懵懂懂地往前走,哪儿有光就往哪儿去。这种人会辛苦一点,无奈一点,当然,也可能会丰富一点点。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知道了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对于我来讲,真正有这种感觉,真正开始知道要去哪里,是在大约三十岁的时候了。
一边走一边摔跤,一边总结一边调整,做很多事,慢慢成长,慢慢找到一点方向,慢慢开始坚定。
很小的时候我个子矮,坐第一排,特别听老师话,老被班里同学欺负,那个时候爱读书的学生不招小朋友待见的。长大一点了才明白,要想扎进人堆里就得同流合污,于是做出一个坏孩子的样子,和大家疯玩儿,跟老师吵架,深夜和小伙伴一起偷邻居家地里的甘蔗,一边偷东西还一边骂人,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其实被吓得尿了裤子。
拧巴的人生应该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再大一点,初二那年我突然就比班里所有的女生高了,比我同桌的男生还高,又瘦,站哪儿都一眼就能认出来。那个时候我见着比自己矮的男生总是很不好意思,跟人说话都是一副抱歉的样子,身体垮下来,头埋着。
总怕跟人不一样,总想在一个群体里得到认同,淹没在人群里才会有安全感,从来没有坚定过这一辈子要成为怎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三十岁之前的人生,我有很多朋友,会处事,待人热情,宽容,善良,周到,周全……就差八面玲珑了。这些差不多是别人对我的评价,好像也是我乐于接受的评价。但我究竟要去哪里?不知道。
读书,打工,做导游,当演员,考研,上讲台,进电视台,做记者,做编导,做主持人,做制片人……三十岁之前这些词语构成了我的生活轨迹。做导游的时候我还是学生,进电视台的时候我是老师,在讲台上我仍然是个主持人,我力所能及地做很多事,我足够聪明和努力,命运总是给我安排过多的选择,我总是按照大家给我的评价和定义去选择,去活着,周到,周全。
我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所有的选择都基于别人或者我想象中的别人希望我成为的样子,我把那个自我深深掩埋。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你必须学会溶入才不至于看起来那么寂寞,你必须学会这个世界上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规则,在“做自己”和“取悦他人”之间找到平衡。——很长时间,我对这努力经营出来的样子感到满意,但内心很清楚,这不是生活的真相。
2、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我只有躲在自己本性里时才是最舒服的。常常累得不行了,回到家还是舍不得休息。读书,做手工,种花,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这些在别人看来可有可无的事情对我却异常重要。有朋友问,你怎么那么好的精力啊,工作已经很累了,还做这么多别的事。他们不知道,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是不会感觉到累的。没有一个沉迷于电脑游戏的人会觉得打游戏累。
几块碎花布,在你的拼接下会变成让人惊讶的模样,飞针走线里,它们开始生动,开始有自己的风格和气质,开始拥有精神的含义。一颗植物的种子,埋进土里就会慢慢生根发芽,你给它浇水施肥它就能慢慢长成你希望的样子。这些琐碎的过程在我看来,美好得很。在简单的手工劳动里,可以和自己对话,与自己相处。
09年我怀孕了,在那段长长的时间里,手工占据了我大部分的生活,那时候我喜欢上了拼布,找来各种碎布头,把它们缝成我想要的样子,常常缝着缝着,一抬头,天就暗下来了。
从那时起,我的生活就和手工有了亲密的关系,到现在,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
有人说,“忙”字拆开来看就是“亡心”,人一忙,心就没了。也有人说忙就是盲,忙起来,眼睛就看不见了,所以,手工多好啊,它让你慢下来,让你有时间“养心”,让你有时间去“看见”。做手工的过程中,你必须是心平气和的,你不能急,当然,如果你爱做手工,你就是心平气和的,你也不会急。所以,如果你真心去做,你就会丢失“快”,得到“慢”。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匆忙的世界,如果不是被这手中的小物件吸引,还真难找到一段你独自面对自己的时间,沉下心来让身体投入到一项简单劳动中,精神就会得到放松。
一切发生得那么自然。两年前的某一天,我突然想要一双鞋子,一双小时候一直想要但却得不到的丁字皮鞋。逛遍了商场也找不到那种原始的不花哨的丁字皮鞋,在我的想象中它散发着童年的味道原始的气息。得不到我就把它画在纸上,后来经过乡下一家皮鞋作坊,我走进去问那个正在埋头做鞋的师傅,你能帮我做出来吗?他看了看我递过去的图画,说,这个多简单啊。
无数次的沟通后,我想象中的鞋子终于摆在了我的面前,而这双鞋子从一个想法到图纸到最后成品的过程也被我用文字和图片呈现在了网络上。我惊讶地发现,在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居然也有人和我一样,想要一双这样的皮鞋。你要知道,在我真实的周遭的生活里,大家对我做出这样一双鞋子完全是不以为然的态度,大多数人并不需要这样一双没有装饰,也不流行不时尚的鞋子。网络那么大,世界那么小,我凭借着这双丁字皮鞋寻找到了同类。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除了做鞋子,我还做衣服,所有我做出来的东西,首先是我自己想要的,我不用取悦任何人。但是,必然的,这世界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
以前,我想让自己淹没在人群里获得认同,而如今做手工让我明白,寻找安全感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但最可靠的是:内心的坚定和从容。
3、如果所有人都在说话,那么听众在哪里
曾经做过一档话题节目的主持人,所谓话题节目,就是请来一帮嘉宾和当事人,针对一个个话题,争论起来。这种节目很火,成本相对来讲不算高,收视却往往超出预期。嘉宾们在现场进行一场话语的狂欢,尽情表达,主持人要做的是平衡发言,吵得太厉害的时候也适当阻止,当然,耳机里会传来导演的小声提醒:不要说话,让他们再争论一会儿。导演是最清醒的:每周的收视率数据显示,收视高点就在吵得最厉害的那一段,一定是这样的。
所有人都在说话,持不同意见的嘉宾来到节目中,只为找到合适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几个话筒里都是声音,音量越来越高,每一个人都试图让其他人听见自己,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也可以参与讨论,他们可以通过CALLIN,通过短信或者围脖,变成谈话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在说话。这多像整个时代的缩影,我们这个喧嚣的世界呵。有时看着他们吵啊吵,我会突然在心里问,谁在听啊?
是的,忍不住想问,如果所有人都在说话,那么,听众在哪里?
在这个散乱的世界,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却独独少了那位坐在对面,认真聆听,静静端详着你的听众。我们所有人,陷入了言语世界带来的悲凉,狂欢,原来是一群人的孤单。
曾经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和一群盲人孩子交流,几十个学生坐在台下,教室里安静得出奇。那些孩子们,身体微微前倾,表情庄严而安然,他们调动听觉和心来感知我,讲话的我紧张到无所适从,太长时间没有被一群人这么安静又专注地倾听,竟然悄悄地哭了,那是一种好到不安的感觉。
安静与专注是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里最为稀缺的东西,经常,不由自主地,我们就成为了众声喧哗的一部分。
所以,常常提醒自己,可不可以安静下来,先从做一名认真聆听的听众开始?
4、关于选择
执着于一件事情,往深处行才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广度和深度,这是我过去几十年的人生一直没有意识到的。我总是面临太多的选择,在选择面前一度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为此得意。可是,过多的选择和机会就会更好吗?
我们常常会发现,身边那些有力量的人,他们往往并不拥有世俗意义上的优秀,他们有很多毛病,他们没有过多的选择,只是生活选择了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他们稳稳地接住了这被动的选择,从而开始主动地努力和慢慢地获得。
相反,那些拥有过多资源和机会的人,一辈子左顾右盼,在鲜花和掌声里渐渐地迷失了自己。
我说的是有力量,不是世俗意义的成功。是每天临睡前可以平静安宁地对自己说一声:今天,我对自己满意。
在藏传佛教里,活佛的遴选有很多步骤,其中一个是拿一堆物品在有可能是转世灵童的面前,让灵童自选,灵童会在一堆物品中选择那个多半是最不起眼的物品,那是他前世旧物。以此确定,他就是他。
我们不是活佛,我们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但是人生的选择与放弃,谁都需要面对。
面临的选择过多,或者你选择了过多的东西,其实是不会有满足感和幸福的,这个时候你只看得见欲望,而欲望怎么可能填得满呢?
越长大才越明白,投入到一件事情里去,哪怕偏执哪怕不被理解哪怕孤独,幸福是会从那一件事的深处开出花儿来的。
到现在,每当我面临选择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这个选择是不是我可以承担的,是不是和我本来的性格相符的,会不会影响我目前在做的事情,能不能让我的生命更完整?如果这四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反之,我会果断舍弃。
而且,慢慢地这样做了,就会惊讶地发现:你越来越不需要做出选择了,人生正在向你呈现出不需要选择的道路,那条路就在那里,你只需要往前走就好。
我想这就叫坚定。
5、“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自我绑架,唯失去是通往自由之途。”
《岛屿书》里有一句话,“没有什么比自我选择的孤独更能解放人了”,回想这几年,我的生活正是在不断后退,退到了日子的深处。
脑子里闪过过去几年的点点滴滴,觉得好,好得“世事皆可原谅,但不知原谅什么”。
两年前我把家里几大箱礼服和正装还有一大堆化妆用具打包送人,离开了电视台,半年前,我向我工作了十年的大学递交了辞职书,从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个体户。
两年多时间,我逐渐从一个主持人,教师,变成现在这样,每天面对电脑面对画纸面对成堆的布料会画图会写字会做衣服——写想写的字,做喜欢的衣服。我开着一家店,卖自己工作室设计制作的衣服和鞋子,赚钱养活自己。我想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生活。
收到一个女孩子发来的邮件,她说:
已经悄悄地看着你好多年,从地震,从最美主播,从宝宝,从一本书,从湖南台,从阳光房,从爱与坚守,从跌倒到仰起头,给我们一个笑意盈盈。初识你,是我自认为最悲观的时候,其实也是最小女孩,最弱不禁风的时候,是你让我看见,原来这世上还有一个女子在那么努力地向着阳光走去,从简单到繁复,又终究回归简单。可以说这几年也是我成长的几年,我和你年龄相仿,好多次是你给我活着并好好活着、快乐活着的勇气和信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只是想说,谢谢你,真的,谢谢你的坚持、爱与平常。
这世界是那么丰富,有些人把日子过成段子,有的人把生活当成舞台自己就是演员,还有人怀抱理想努力奋斗让人仰望,可是,也需要有人躲在角落做一个认真过日子的人吧,我愿意是那个安静的听众,听自己,也听世界。
我理想中的生活的样子是这样的:世间万物,花是花,草是草,你是你,我是我。只有拥有了这样的自由,才是美。
自由不是你想成为什么你就能成为什么,而是,你不想成为什么的时候,你就可以不成为什么。
我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我不再出门奔赴一场又一场的聚会,不用说自己不想说的话,不用刻意经营关系,不用在焦虑中入睡,然后被闹钟唤醒。
6、这世界总有人做着不需要被人理解的事
在夏天消逝之前,我摘下了院子里最后一只红番茄。
是红蕃茄,红在地里的红蕃茄,你们大约不知道,那些在市场上买到的绝大部分蕃茄,你看到它们是红的,但实际上,在它们还是青绿色的时候就离开了土地,离开了藤蔓,它们被装进箱子,运进城里,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等你们看到它们的时候,它们已经红了,它们不是红在枝头,而是红在疲惫的运输过程里。
如果你见过红在地里的蕃茄就会相信我说的话,这两种红,不一样的,地里的红蕃茄摘下来放进嘴里,味道也是不一样的,它们更甜,或者更酸。
我知道我写下这些,不会有多少人愿意认真去读,在很多人眼里,蕃茄到底是红在地里还是红在运输过程里一点也不重要。可我不这样想。
生命是一种博大的东西。
除了蕃茄,还有南瓜、生姜、辣椒、小葱和玉米,我家不到70平方米的一楼小院,挤满了各种蔬菜。不仅如此,两周前买来的红薯,有一只放在厨房角落忘记吃,发现的时候长出了嫩芽,干脆把它放在盘子里,每天浇水,又是两周过去,这就长成了我心里想要的样子:水培盆景。把它放在落地窗前,枝叶就倚靠在玻璃上,它们总是朝着屋外光的方向伸展,过两天,让它们转身,背阴的一面对着光,再过两天,这背阴的一面又伸展开来……
小说《海上钢琴师》里,那个世人无法理解的钢琴师1900,从出生那天起一直呆在海上,从没离开过大船,有一天,1900终于鼓起勇气准备下船了,他走到第三级台阶的时候回望了大海,又转身回到了船上。“你在海上呆了32年,从出生到现在,从不离开,为什么?现在又为什么想离开?为什么又要回来?”
----我只是想从陆地上看看大海,他说。他最终和大船一起消失在海里。也许海洋上的88个琴键在他的世界里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也可能在没有学会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之前,这是最好的选择。他的一生就是这样,他凭借钢琴注视世界,并获取了它的灵魂。
这世界总有人在做着不需要被人理解的事。
这是我的选择。
文|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