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
作者:admin 发表于2019-01-24 16:05 阅读(32)
认识老李,是我接班参加工作之后的事情。
1978年8月,父亲从县建筑公司领导岗位光荣退休,我带着七十年代时代烙印“接班”,在建筑公司开始了学徒生涯。三年后,公司领导把我从工地抽到材料科,具体负责公司材料帐和工地沙石料派车事宜。
材料科,设在公司旧院西北角一排平房的西首,东面是财务科,科室门口钉着一个木牌,“材料科”三个红色宋体字赫然入目。报到的第一天,见到了老李,看上去50来岁,瘦高个儿,背有点驼,脸堂黝黑,说话有点公鸭嗓。他是从县豫剧团调来的,1985年,那时县豫剧团不景气,逃不过被解散的命运,树倒猢狲散,演员被分流,各奔东西,老李通过关系,由事业单位“下嫁”到了企业,成了建筑公司一名员工。由于职工住处紧张,于是,材料科被一分为二,西一间是老李住宿的套间,东一间是材料科办公室,老李是科长,我和那位女同事是他的“兵”。那时,公司里熟悉他的人,都喊他“老八”,老李是个好脾气的人,听到诨号也不在意,只是“嘿嘿”一笑。
八十年代初期,公司经营管理权还没放开,施工队材料统一由公司供应。当时老李负责外地购“三大材”,也就是:钢筋、水泥和木材”。我负责公司登记材料帐、工地、砂、石、机砖派车单。那位女同事负责开据入库和领料单,各司其职。负责采购的老李,三天两头外出购货,什么河南安阳购钢材,肥城水泥厂购水泥,济宁火车站购美国松,忙得他脚不沾地。每次回科室,老李都是灰头土脸,胡子拉碴,疲惫不堪的样子。黑色提包往床头一扔,便倒头休息,在里间屋子里自言自语:“妈的,在火车上站了好几个钟头,哎呀,累坏啦!”接着,听到他长吁短叹。看来,出差购货也是个苦差事,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关心地说:“注意身体,老李!”他一边在盆架前“呼哧,呼哧”地洗脸,一边乐呵呵地说:“没事,这点苦我还是吃得消的!”望着他岁月染白了的双鬓和苍老的面容,深为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不由得对老李肃然起敬。此时,让我想起1987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老李冒着倾盆大雨回到了宿舍,只见雨伞被风吹折了,手提包淋得透湿,鞋子上沾满了泥巴,驼背老李变成了“落汤鸡”,一副狼狈像地跑进办公室:“妈的,这鬼天气,把我害苦啦!”气的老李跺着脚骂娘。第二天,老李伤风感冒了,嗓子沙哑,人发起了高烧。当他想起了县民政局平房需要方木,老李打
了针,带上药,有匆匆忙忙踏上了采购的“征程”,这就是“拼命三郎”式的老李。
老李也有高兴地时候。记得那次去肥城购水泥,人没进办公室,公鸭嗓音先“闹”进屋来:“回来啦!这次顺当,六十吨水泥,马上到!”古铜色的脸上笑开了花,兴奋地把罗锅腰挺了挺,对我们炫耀“战绩”“咋样?这回解决了工地大问题!”老李中午一高兴,跟急需水泥的施工队长“整”了两杯,黑脸变成了紫红色,一身酒气地晃荡到办公室,我急忙扶他进了里屋。“没事,我没喝醉,不用招呼!”两支胳膊支扎着不让扶。老李喝恣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弯曲的指头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发出“咯—噔噔,咯—噔噔”的响声,他美滋滋地闭着眼睛,把剧团里的拿手戏“搬”了出来,用他那特有的公鸭嗓哼唱着:“为王我坐江山······”那是河南豫剧团演员李忠和《打金枝》的名段,唱得有板有眼,豫剧味十足,那洋洋得意的神情,让人看了发笑。说起老李在剧团唱戏,还有段笑话呢。一次,老李和职工在公司餐厅一块吃饭,爱开玩笑的马队长问老李:“老八,俺那次在剧院听《秦香莲》戏,你装‘老包’,在台上你‘呜呜,呀呀’唱的啥?”老李“嘿嘿”一笑:“你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老李清了清公鸭嗓:“那天都怨我,整了点酒,上台一紧张忘词了,唱得啥我也不知道!”“你这个戏混子!”马队长顺手在老李头上“划拉”了一下,结果,老李的帽子被打落在地上,引得大伙哈哈大笑。从此,老李在公司又多了个诨号:“戏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