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我们为什么总把“未来”看得远比“现在”重要?

发表于2017-09-17 17:29 阅读(3)

我们为什么总把“未来”看得远比“现在”重要?

作者:Susan Kuang

  我们似乎宁愿年轻的时候多吃苦,都无法接受老年生活的窘迫。可“未来”真的有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心甘情愿地牺牲“现在”么?

  前段时间,和一个好久没见的美国朋友约着喝咖啡。他曾是麻省理工大学的顶级毕业生,在日本工作几年后又去沃顿商学院拿了个MBA学位,5年前来到北京发展,目前在一家国际风投基金做投资人。

  他的背景和经历连我都羡慕不已,可是聊天过程中,我听得出他似乎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并没有多满意。于是,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假设现在你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你会去做些什么呢?他想了想说,他会花更多时间去旅行,开一个以健康创意沙拉为主题的餐厅,然后再做一个帮助大家管理身心健康的app。紧接着,他反问了我相同的问题。虽然问题是我问的,可事实上,我自己也没真正思考过。

  于是,借此机会,我开始想象自己处于完全财务自由状态时会渴望什么样的生活,然后发现,即便是没有经济压力,我的生活也不会有多大改变。这是我以前并没有意识到的,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原来我已经过上了自己的“理想生活”,尽管我离所谓的财务自由还很遥远。

  曾经听过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问,若只有两种人生可以选择,你会选择哪一种:第一种人生,前40年会过得非常辛苦,但后30年会过得非常舒适和快乐;第二种,前50年会过得极其舒适快乐,但后20年会非常辛苦和窘迫。几乎所有被问的人都选择了第一种生活,包括我自己。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似乎宁愿年轻的时候多吃苦,都无法接受老年生活的窘迫。然而,从逻辑和理性的角度来说,第二种选择远优于第一种。首先,50年的“快乐”与30年的“快乐”,明显前者更划算,整整多出20年;其次,相比较而言,“快乐”在人年轻时的意义更大,因为老年的时候,身体已经衰老,体力下降,感官系统退化,身体和精力都受到限制,也就不会像年轻时那样看中“快乐”。尽管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极端假设,但我们依然能从大家的一致选择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我们把“未来”看得远比“现在”重要。

  可“未来”真的有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心甘情愿地牺牲“现在”么?

  事实上,“未来”这个概念并非自古就有。在采集社会时期,人类的认知中并没有太多关于“未来”的概念,因为当时的生存环境并不需要他们去关注未来。对于原始人类来说,不管保存食物还是累积财物都十分不容易,食物都是现采现吃,因此他们并不需要去为未来考虑,只需要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即可。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渐渐从采集社会进化到了农业社会。农业革命之后,生存环境的改变使得“未来”的重要性被逐渐提高。面对自然,农业社会的人类比起采集社会的人类要脆弱很多,因为生存过程中增加了很多不可控因素,他们再也无法依赖大自然,现采现吃,而是得完完全全依赖不可以预测的气候来决定每年的农业收成情况。如果气候适宜还好,若遇上旱灾、洪水,或者歉收年,他们就很可能会被饿死。为此,农民们不得不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并且储备大量多余的粮食。于是,从农业社会起,“未来”就成为了人类的中心,以至于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为“未来”服务。

  “未来”的概念来源于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分离之后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因此,出于生存的需要去考虑“未来”是件合情合理的事情,但如今的问题在于,现代人对于未来的重视程度却远远超过生存的需要,以至于我们过于忽视当下,永远为“未来”而活。

  有人曾提出这么一个概念“跑步机现象”,以此来描述现代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现代的人似乎永远在追逐某个以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的目标,可当真正达到之后,发现快乐实在太短暂了,于是我们很快就会变得不满足,然后又开始去追逐别的东西,于是,我们永远在不满足中追逐着新目标,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一样,没有终点。

  反思一下我们的生活,是否真是如此呢?刚刚毕业的时候,我们觉得一个月挣1万就很满足了,等到真到了1万,发现居然不够花了,因为我们买的衣服越来越多,吃的也越来越贵。年轻的时候,觉得能有辆车就很幸福了,等到真有了车,就开始想要换更好的车,于是我们发现曾经认为的“奢侈品”慢慢变成了“必需品”。虽然我们的职位和收入都越来越高,但我们攀比的对象也在不断更新,吃的穿的用的每年都要升级,因此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我们总想,等自己挣到足够的钱之后,就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了,可是到最后发现“足够”只是个相对概念,除非能懂得知足,否则永远不会有足够的那一天。

  我发现,物质文明越进步,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就越高,因为“进步”带来的是对“未来会更好”的期许,当我们总想着要“更好”的时候,便会忽视当下,每一次“更好”的满足则会激发下一个“更好”的欲望,于是我们在这场追逐游戏中变得越来越不满足,越来越不快乐,又何来“理想生活”呢?

  其实,“理想生活”只不过是一个主观心理概念,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就是那个所谓的“更好”。只要关于“更好”的执念还存在,那么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就无法逾越。如果不学会知足,不懂得珍惜当下,那么“理想生活”永远都不会实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消极、被动地接受现状而不做任何改变,而是要学会平衡好未来和当下的关系,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不要为了盲目的追求而过多牺牲现在。

  我曾经和所有顶着MBA光环的商学院毕业生一样,把自己的职业目标设定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我梦想能够在职场叱咤风云,渴望拿着高薪过上中产阶级的“幸福生活”。可是,过去几年职业生涯中,我慢慢发现了自己性格与职业目标之间的冲突的一面:我生性热爱简单和自由,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不愿意去管理他人,更不愿被限制与控制。意识到这一点让我变得左右为难,只能痛苦得在职场里摸爬滚打。

  庆幸的是,就在我为职业生涯困惑的时候,机缘促使我最终选择离开职场。这个决定也迫使我想通了一件事情:仅为了每月的工资,去忍受那种无聊的办公室斗争,浪费才华做一些无法体现自己价值的事情不值得。赚钱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在基本生活已经得到满足,甚至相当舒适之后,还拼命牺牲本可以用来自我修养的时间来换取基本生活之外的奢华实在是没有必要。

  事实上,所谓的“理想生活”没有什么固定的形式,其关键就:

  在于能够把握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做到与自己心平气和地相处;

  在于明智地区分什么是别人想要我们要的,什么才是我们自己想要的;

  还在于放弃对未来的执着,好好对待每一个当下,然后勇敢地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

  上个月,我给朋友推荐了亿万老师的《幸福创造力》,她读完之后告诉我说,这本书最触动她的一句话就是“此刻就要幸福”。是呀,为何什么都要等待那个不存在的“未来”,为什么不能是现在?在迷茫困苦的时候,我曾经无数次地幻想美好的“未来”以安慰自己,如今,当我摆脱虚荣和欲望,放弃对未来的执着时,才发现,原来,“理想生活”不需要那么遥远,它可以是现在。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