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应该具有一颗自爱之心
发表于2017-09-18 12:19 阅读(4)
人生应该具有一颗自爱之心
什么是自爱?自爱就是直面自己,与自己进行沟通,通过倾听自己,感受自己,追踪自己,放弃对自己的控制,从而表达自己,表现自己,有助于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多地认识自己。
自爱,是美德伦理学的一个源发性、根源性范畴,因而表达着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基础美德。自爱显然是人爱自己的感情和意识,它确实不是仁爱爱人甚至是博爱的普遍的爱。因此自爱纯粹是一个美德伦理学范畴而不是表达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合理性的规范伦理学范畴。
自爱从伦理学含义上来说是指人在道德生活中对自己的存在、利益、权利,主体性、价值、人格、尊严的尊重、维护、自豪和荣誉感。它体现着一种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精神,个体责任感意识和自我定向和控制能力。这是一种来自于个体自身的道德生活的积极性的源泉,它是推动人们自强自立、有所作为、取得成就、创造价值的动力,也是推动人们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实现人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的动力,对人的道德生活和社会生活来说发挥着主体的积极能动作用。
自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自知自主是自爱的基础、自卫自尊是对自爱的维护,自立自强是自爱的行动,自超、自善才是自爱的目标。而自控、自由才是自爱实现的舵手、航向以及所要达到的自爱的境界。
那么,人生应该具有自爱进取之心的内涵有那些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六点:
自爱是一种珍爱自己尊重的方式。每个人都希望或渴望受人尊重,但受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其实,尊重很容易就做到,因为它是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自己的努力加油,为他人的进步鼓掌,为团队的成功喝彩。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声诚挚的祝福,一个支持的眼神……都是尊重的表现,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自爱是一种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维护人格尊严是坚持我们在道德生活中的独立性、自觉性、自主性。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身份,都有独立的人格。我们每个人都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维护人格的尊严,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人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自觉性,这是道德进步的内在源泉。人的道德进步的起点和动力是源于人的自爱心,因此,伦理呼唤便是,人啊,要自爱!
自爱是一种展现自己宽大的胸怀。自爱就是对自己很重要,但这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别人的价值来判断的。自爱就是给自己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以使自己能常常和自己接触;自爱就是让自己这样地生活,说出自己受感动的东西,说出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使自己越来越为自己和别人所看见。
自爱是一种伦理学基础的美德。没有自爱、自尊,就没有道德的纯洁和个性的丰富,也就不知如何做人。对个人名誉的淡漠,对有损自己形象行为的麻木。说到底,是缺乏自尊自爱的表现。自爱,爱自己的什么呢?因为人是一个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因此爱自己主要就包含爱肉体生命和精神自我两个方面。对自我精神生命如人格独立价值和尊严的维护、热爱和追求,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的自尊心。
自爱是一种完善自己重要的途径。“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古人留下的虚心求教、取长补短的风气,我们不能丢,这是在肯定自己后的必要补充,能保证我们取得成绩后,在鲜花与赞美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迷失方向。人要有傲骨,更要虚心。保持一颗平常心,正视自己的成绩,发现自己的不足,能让你取得更大的进步。
自爱是一种自尊自重具体的表现。自尊就是尊重自己,自爱就是爱护自己。自尊自爱是一种对自我的关注与肯定,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更是成功之始。肯定自己,认同自己。就是要告诉自己“我能行”,就是要表现出自信。自信是自尊自爱的前提,有了自信,你会更加有激情,也就更快乐。只有先尊重、爱护自己,才能尊重、爱护别人,而别人也才尊重、爱护你。要学会以尊重他人为起点,“言为心声、行为心表”美好的行为是美丽心灵的表现。一个人可以没有荣誉和鲜花,但绝对不能没有自尊。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才可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那么,人生应该具有自爱之心怎样去践行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七点:
具有一颗自爱之心的人,应该有良好的素质。自爱不要脱离世界的其他部分去观察自己,体验自己,而是要把自己做为整个世界的一部分来理解。一个人一旦认识了“自我”,就要对这“自我”负起责任,个人的自爱性越强,就越愿意去尊重别人,宽待别人,怀着善意,公平地对待别人,因为做人不把别人当作一种威胁,自爱正是尊重别人的基础。高度自爱的人不会极力把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不会通过与别人相比较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的乐趣在于自己就是自己,而不是比别人好。怀疑自己能力和价值的人害怕别人,从而可能陷入一种敌对关系中,把别人视为一种威胁。相反,个人要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就不会陷入“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思维模式中去,可能会建立起合作的关系,并且擅于达成一致的意见。可见,自爱与爱人、自尊与尊人是不矛盾的。
具有一颗自爱之心的人,应该有端正的举止。人人都有一个自我,可是人人都不愿别人表现出他们的“自我”,为此宁愿也牺牲自己的“自我”。自爱是建立在自知基础之上,自爱则意味着你爱你自己,它并不要求别人爱你,因而也没有必要说服别人。只要你接受自己便是足够了。一个人的自爱心的形成首先是离不开自己的社会生活实践,自身的道德价值也正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得以形成和强化的。因此自爱心的主体追求也是不可缺少的。而这种追求的伦理实质是,自觉的履行自己的社会伦理义务,理智的维护自己的道德权利,这是一个人获得真正的自爱心的必然途径和现实内容。
具有一颗自爱之心的人,应该有优雅的形象。实际上,自爱不仅具有社会价值,而且具有道德价值。自爱是健全人格必须具有的道德心理品质。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一个人有了这种品质就会尊重自己的人格,爱惜自己的声誉,就会去完善自己的形象,珍爱自己的生命。这种品质会驱使人自强不息,奋发上进,不断进取。力求完善自己,矫正自己的缺点。因此,可以说自尊自爱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健全人格的标志。维护自己的形象要注重仪表,要举止文明,要讲礼貌。自尊自爱就要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道德境界。
具有一颗自爱之心的人,应该有自信的精神。自爱必然规范要求自勉,自己勉励自己,自己鼓舞自己,自己激励自己。也就是自己激发自己的积极性,自己作为自己的动力源,自己开动自己,自我发动。无论是自爱还是自信,必然要落脚到行动上,落脚到积极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上,落脚到充满希望、精神激昂的人生开拓中。自爱也应自我责备,勇于承担责任。在社会生活中,有成与败,有得与失,有荣与辱,有幸与不幸。自爱规范要求把成败、得失、荣辱、幸不幸归因于己,不怨天,不尤人,从自身方面找原因。自爱是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开拓行动,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才是自爱的真正含义。不悲观,不颓废,不自弃,调动自己整个生命中蕴含的活动能量,去进行人生的创造。
具有一颗自爱之心的人,应该有珍爱的品质。自爱就是直面自己,与自己进行沟通,就是你对自己来说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通过倾听自己,感受自己,追踪自己,放弃对自己的控制,从而表达自己,表现自己,有助于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多地认识自己。自爱就是要珍爱自己,尊重他人。每个人都希望受人尊重,但受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其实,尊重很容易就做到,因为它是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自己的努力加油,为他人的进步鼓掌,为团队的成功喝彩。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声诚挚的祝福,一个支持的眼神……都是尊重的表现,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具有一颗自爱之心的人,应该有直面的自己。与自己进行沟通,就是你对自己来说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通过倾听自己,感受自己,追踪自己,放弃对自己的控制,从而表达自己,表现自己,有助于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多地认识自己。你是否自爱,取决于你的感觉如何。你千万不要孤立自己,你寻找与别人的共处,你知道你需要通过他们来认识自己以往的人生经历。当你热爱自己时,你就是强者,当你不爱自己时,你倒不如说就是个弱者,你表现自己越少,你认识自己也就越少。如果你愿意尊重自己,别人也会尊重你。因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
具有一颗自爱之心的人,应该有自律的作风。自我认识的水平高低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如果自己对自己的真善美不认识,也就不知道爱自己的什么。如果缺乏“自知之明”,即缺乏对自己的假恶丑的认识,也就不会产生在自爱基础上的对自己的自耻自恨。自律能力不是先天形成的,它来自对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的认同与遵守,来自对自我品性的修养与磨砺。否则,人很可能在各色膨胀的欲望中迷失自我。因此,人必先自律而人重之,做一个自律的人,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基础。反之,一个不自律的人,最终的结局自然是被人唾弃的。自律要重“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要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行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无论在什么时候,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要做到慎独、慎微、慎情、慎友。
文/罗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