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人生的构图

发表于2017-09-18 14:05 阅读(0)

人生的构图

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偶然驻足回首,就会发现过往前尘并非全属虚幻。相反的,它有时还呈显为一幅清晰可辨的图案。图案上有些地方工笔彩绘、晶莹亮丽,有些地方恣意挥洒、气势浑浩,也有些地方脱逸轨度、不成格局。
  
  仔细审视生命的图案,随着时光的倒流与复现,我们看到一次次事件由记忆中悠然升起。事件之成,固然缘于主客观的各种条件配合,但是最重要的则是我们自己的抉择。
  
  没有抉择,就没有事件;没有事件,就无法构成图案。然而,如何抉择,却是亘古以来人类共有的难题。对多数青年来说,联考时选填志愿,成为生命中第一个重大的抉择。但是比起将来必然陆续面临的交友、就业、择偶、成家,以及繁复多变的人生际遇,联考志愿之抉择其实只在图案上留下依稀的轮廓。
  
  抉择之层出不穷,使人生充满了新鲜的挑战;有挑战,就有胜利的可能;人生之希望由此而生。然而,抉择之永不停怠,又使人生充满了常存的危机;稍一不慎,就会落下难以修复的败笔,让整幅图案大为失色。
  
  每个人都握有自己的生命之笔,因此也都是某种意义下的艺术家。艺术家重视灵感、表现创意,运笔作画时自在无碍,但是若无严格的基础训练与丰富的临摹经验,则终究难有杰出之作。人之抉择亦复如此,必须及早在青年时期懂得抉择的主要原则,才能使生命的图案随着生命的历程而日益完美无瑕。
  
  抉择的主要原则,是指抉择时所依循的正确途径,亦即能够答复如何作出理想的抉择这一问题者。我们拟就形式上说明适用于每一个人的三项原则。
  
  首先是「好学」;人之生于世,难免局限于某一狭隘时空,但是若能好学,则其眼界、心胸、志趣、抱负,就能不断突破现状、超越自我。以孔子为例,他虽然自承「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是他比任何人都好学,不仅「学不厌、教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而且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下学而上达」,掌握人生根本真相与终极目标,立下永恒的典范。
  
  其次是「深思」;由于所学者,无论古典今籍,皆为他人所作的示范,其目的不是让我们依样画葫芦,而是要我们藉以省思自己的人生图案,落实在自己的知能才性与人际处境中,从事一项知性的探险,找出一条最具意义、最有价值的自我实现之道。
  
  最后是「力行」;这是所学和所思的试金石。有些人学富五车,甚至「于学无所不窥」,但是缺乏实践的工夫,徒然糟蹋了读书人的名义。所谓「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就是敦促我们身体力行,由日用常行的点滴去着手,作出理想的抉择。
  
  不要小看每一次平凡无奇的抉择,它们不仅构成生命图案的整个脉络,而且使人熟习正确的抉择途径,以致在人生面临少数转折点时,能够画下决定性的一笔,由此彰显生命图案的全新气象。
  
  文/傅佩荣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