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才爱比惨,成年人只顾前行
发表于2017-09-19 13:57 阅读(0)
小孩子才爱比惨,成年人只顾前行
文/葛怡然
曾经,找一个稳定不累的工作,是很多父母对女孩的期望。
我进入媒体这行,也纯属受家庭影响。我舅是中文系出身,在大学任教,他的一些同学,就在报社工作。我上高中时,他就经常跟我妈建议:将来可以当记者。那时记者叫无冕之王:有编制,有福利分房,写稿任务也较轻松。
毕业后,学中文的我进入媒体。我工作的10年,是都市报最黄金的10年。我曾以为:这辈子,也跟我舅的那些老同学一样,稳定的上班下班到退休。
千万不要轻易羡慕行业精英们
我做娱乐报道超过10年,采访过的明星几百个,每天要写各种稿,编各种版。不过,只要工作时间够长,人人都能做到这个数字。
难的是常年一线,始终坚持。
娱乐记者这个职业,看起来还不错,背后实际上这这个样子的。
比如采访杨澜,在后台等了5个小时;采访周杰伦,跟了整整两天;
比如采访刘德华,哈比人的我,差点被人群挤死在大门口;去香港报道华姐,根本不是想象的出入高级酒店穿穿小礼服走个红毯——后方整版给你留着,你必须在后台采访区和前面现场来回切换,然后坐在地上,吃点点心垫肚子,赶11点之前完成4000字传回去。没有信号?联络不到艺人?抱歉,读者最大,不问缘由只看结果,你的职责是:永远不能开天窗。
采访杨澜,她说:“我有很多想要采访的人,比如奥巴马。这之前,我要做很多功课,最后有的采访会取消掉,但是我下过的笨功夫,学习到的美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都是我自己的东西,没有白费。”
不管曾经多么优秀,也不能忘记前行
可是忽然,进入2012年,社交媒体的大潮来了。
网络对普通人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福利:买东西淘宝,打车滴滴,出门忘带钱包可以扫码,连我想吃个夜宵,一个微信,都能半夜12点送上门。
然而,对纸媒的冲击却前所未有。2014到2015的一年,不断听到各路同行转型的消息。
我们这一批媒体人的年纪很尴尬:跟90后拼精力,已经跟不上了;跟50多岁拼退休,还太年轻,卡在不上不下的阶段,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真正进入才发现:纸媒和新媒体,不一样。
新媒体的速度比纸媒快,保持原创日更的工作量非常大,你常常需要为了一个标题改10几20遍,为了一个精修的词,反复看预览到眼花;我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满了看过书的句子,随时揣着用。更要兼顾团队一起成长。
然而纸媒跟新媒体,又一样。
吃苦以及下笨功夫,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适用。你看到的每条100000背后,并没有捷径,有的只是跟自己的死磕和越来越严重的强迫症。
互联网,给了人人一个最均等的机会:大数据让世界变平,淘汰机制也非常残忍,因为残忍,才更激发人的潜能。
从来就没有什么稳定的人生
这一年,我还做了一个决定:去美国。
来美国的前三个月很熬人:吃饭不习惯,气候不习惯,唯一去过几趟的是医院,跟黑人护士抱头痛哭,情况直到下半年才开始好转。
一个朋友问我:可是我看你朋友圈,在那边过的挺滋润的啊?有句鸡汤说:你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小孩子才会卖惨,成年人只看结果。你做出的任何一个选择,无论好坏,眼一闭趟过去往前走,走着走着就好起来了。
而我理解的看世界,不是在纽约看百老汇歌剧和买买买,或者去华盛顿看樱花;不是为了去迈阿密海滩度假,或者去黄石公园大瀑布(虽然这些也很重要哈哈);是眼界和思维的开阔,乃至价值观的改变。
它让我学会敬畏,看到多元和自己的渺小。
在北卡,出门遇到10个人,有8个博士,1个博后,还有1个博士老婆,随便参加个派对,对面就可能是常春藤名校加持过的行业大牛,你还有什么借口偷懒?
前一段时间,去《纽约时报》,发现《纽约时报》也同样面临转型,他们尝试了很多产品,最近锁定了科技;至于硅谷,听说前1小时研发的东西,后1小时就被拷贝了。
这就是互联网,它让人沮丧,也让人亢奋。它颠覆了行业,让稳定成为最大的职业谎言,但是,它也带来新的机会。
其实,走出舒适区的前提是:你有没有去锻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生存能力。
不过,除了迎难而上,
还有别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