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何所稀,何所惜
题记:许久没有认真的写一篇文章,现今提笔难书。方才,及酒一瓶,突然想到我们要在有生之年做个什么人,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最合格。现浅谈一下。
中国,多以《论语》治天下,而《论语》中所谓的以人为本,旨在个人自我修养的提高。自我修养的目标,简而言之,境界有三。
一是圣人:道德圆满,政治辉煌。或曰,内圣外王之人。
二则仁人:道德崇高,大公无私。或曰,内圣之人。
三曰君子:道德信仰,生活理性。
圣人者,如孔夫子,天下公认,无人能及。仁人者,如谭嗣同,只有在特殊年代,或特殊场合才会出现。君子者,与圣人、仁人不同,其不但有道德信仰,也有理性实践,当然,也有我们常说的私心存在,但君子之私异于小人之私,君子之私是在社会常态之私范围之内,不会对他人构成任何伤害。而君子敬其事而后其食,其公心,应该是我们值得提倡的,也应该是我们可以去做的。
现代社会,功利性泛滥,普遍缺乏道德信仰,而圣人、仁人志士皆极为崇高,一般人很难做到,没有普及意义。他们犹如天上是星星,我们只能仰望,但社会中更需要路灯,即君子。
《论语》中,多处提及君子,对其素养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外在表现:文雅、博学、才艺、礼仪;
二、社会活动:友情、孝敬、为政、敬业;
三、内在品质:省思、忠信、仁爱、道德。
这三个方面,试问我们今人如今还有几个能做到的呢?
君子,何所稀,何所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