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悲催的是总被别人选择,最无敌的是自己设立选择项
发表于2017-09-11 18:27 阅读(5)
人生最悲催的是总被别人选择,最无敌的是自己设立选择项
作者:妮妮
01
说起人生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
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学校读书,毕业后选择什么样的工作,选择什么样的姑娘、小伙结婚,选择什么样的时间生儿育女,似乎我们一生都在主动做着选择。
但其实我们往往被各种现实条件制约着,表面上是我们做出的选择,其实一直都在被选择。
要读一所好学校你必须得达到分数线;选择一个好工作你得出自名校、才华横溢,进入面试后还得和最后五人一起被挑选;选择人生伴侣时,最后发现自己和喜欢的女神、男神总是隔着一座山,最后陪在你身边的,其实也是和自己差不多的普通人;就连生儿育女,也会受到各种意外,往往不能按照原计划进行……
我们的一生都在被选择中仓惶度日,别再说拥有选择权;所有看似忙碌的自我奋斗背后,都让我们陷入了一次次被选择的圈套。
我有个多年的好友是个留学德国回国后的海归,他从小衣食无忧,属于那种别的同学还只能啃兔脑壳时(成都人喜欢的一种熟食),他就已经是成都当时为数不多的麦当劳肯德基的常客,算是一个吃着汉堡、喝着可乐长大的孩子。
在那个童年时光所处的80年代,这样的人生无疑是让我们羡慕的。
当家里凑足了所有的钱选择将他送到德国留学后,几年后返回成都时,面对众多的就业机会,他选择了当时看起来吸金速度惊人的证券公司去上班。
可证券公司这个行业,往往是熊市长于牛市。所以这位仁兄,也就逐渐从人生最辉煌时刻慢慢走入平凡,如今成了一个十足的超级奶爸。
那一天他跟我聊天时,我看到了他对孩子倾注的所有情感,问他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了自己年轻时那份事业心?
他说:“人到中年,才真正感受到各种生活的压力,发现今天的自己,可能没有办法再去选择新的开始。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老行业里跌爬滚打了。”
人生仿佛就是这样,从一个翩翩少年走入中年,熬过了青春慢慢地走进了后青春。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其实正在过着这样的生活?
但是我相信,当一个人的人生真正能有多种选择的时候,我们也许会真的有那么一点点不同。
02
我们一直都在说,努力的工作拼命赚钱,希望能够给家人和自己一个美好的生活。
可是我们永远都在工作和生活方式上,用一种被选择的姿态压抑我们的内在。
就拿我昨晚约车这件小事来说吧!当我约的第一辆车,距离我还有大约10分钟的距离,电话沟通后,我觉得等待时间有点长,对方司机主动说可以取消订单后,重新下单可以约到附近更近的。我进行了操作后,第二次约车就只等了三分钟,算是离我比较近。
仅仅是一个继续等待还是取消的小小的选择权,都会让人觉得有选择的人生充满快乐感。
可是我们对于工作和生活的选择,真的能像约一辆车那么简单吗?
我们往往会为失去主动选择而痛苦,却从来没有考虑为自己主动增加一个选项。
桑德伯格在《B选项》这本书里,把自己丈夫突然离世,看作了人生A选项不复存在,要继续未来的路,必须重建自己的B选项。也就是说,在失去选择时依然要保持自己拥有选择的能力。
这种方式就是为自己创造新的选项,为什么桑德伯格属于全球女性薪水最高的稀有人群。无非就是她一贯出色的决策能力,让她有了创造新人生选择项的能力。
不管遭遇什么样的打击,都能让自己给生活有一个来自内心召唤的新选项。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没有选择权,只能等待被选择,但总有一些人有主动选择的能力,还能增加选项。
03
我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历史上著名的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生活中的主业是一个牧师,社会地位较高,受人尊敬。他还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可以用来研究那些神奇的化学,还顺便有了自己的很多发明。他还特别的会与孩子相处,是远近闻名的教育家。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子女众多的他,年薪不够开销,这可咋办呢?
这时当地最显赫的权贵,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带着全家到自己家里做家庭教师,教自己的孩子,顺便给自己当顾问,收入至少是现在的两倍。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知道这是一次伯乐遇见千里马的机会,也为这诱人的薪水动心,但同时也怕因为自己全家搬到伯爵家失去自己的自由和科研时间,担心未来如果两个人没有继续合作,自己可能会生活得比现在还惨。
是不是有了顾虑就该放弃呢?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果然不是一般人。他先是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把这样的机会看成一个选择题,全面思考自己在这次选择中,有利的选项和不利的选项。
接着他向自己的朋友以及这位伯爵的朋友分别征求意见。有意思的是,越是不熟悉这位伯爵的朋友,越是觉得危险不让他去。而越了解这位伯爵的,越鼓励他去,认为伯爵的为人和处事真的没得说。
最终约瑟夫.普利斯特里选择接受这份工作,但同时他提出了一些合作的附带条件:比如说他培养一个教师,住在伯爵家。他留在自己家里对这位教师进行全程指导,有重要事情他才登伯爵家的门。其次,他提出了,如果未来两个人因为各种原因不再合作,希望伯爵能够为他提供一份终身不低于他当牧师时的薪水。
伯爵同意了。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既保持了自己生活的完全独立性和颇丰的收入,也维持了与伯爵良好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假如以后两人没有将合作的关系继续,他也有了最坏的准备。
七年后,两人果然没有再继续合作,但是伯爵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为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提供了一份终身薪水。
04
所以说,无论是我从德国回来的海归朋友,从自己最初主动选择的就业的机会,到现在他自认为被动的只剩下一个人生选项;
还是我约车时可以在系统上,点点手指,就能决定取消还是继续等待,在生活小事中为发挥自己的小小选择权开心时;
又或者是大名鼎鼎的桑德伯格在丧夫后,重新为自己规划生活,为自己失去A选项然后创造B选项的过程;
以及智慧的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在面对选择时,他没有就原本的合作条件进行思考,而是将人生选择原本的单选题通过增加选项变成多选题。
这四种选择状态无疑是一个自我升级、选择迭代的过程。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主动增加自己的选择,以沟通和谈判的方式实现,将本身只有一个选项的选择机会,变成了一道完美的多选题,彻底摆脱一般人们总是逃不掉被选择的命运。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像约瑟夫.普利斯特里一样,有能力让自己的生活,沿着美好的愿望变得美好与可控。但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缺少了他这样的实力担当。
亦舒说:“很多时候,因为没有选择的缘故,人们往往走对了路。”
人都是在逆境中逼出来的。
只有当自己的实力一天天变强时,才是为自己重新设立人生选项的过程。
即使曾经失去过很多次选择机会,自感没有选择机会的时候,这往往也是选择自身最早的开始。
米兰·昆德拉曾说过:“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这终将是我们当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