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一位年逾半百的老翁醉卧在旧金山街头,巡逻警察发现并认出他是当地巨富,问家住址,送他回家。富翁说:“我没有家,你看见的只不过是我的房子,我财产的一部分,那不是我的家。我的痛苦就在于没有找到自己心灵的房子。”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比他外在的业绩更重要,没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心灵房子”,总在被财富围困的生活中奔走,为红尘琐事所累,无法回归原始、唤醒沉睡已久的灵魂,生命就会渐渐退缩、枯萎,甚至窒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美好经历,当这种美好过去以后,剩下的便是沉痛的伤感和永远的怀念。世俗世界有时让人的眼睛无法感知存在,清澈的心灵却能感知无法理解的真实。人真正的失败往往败在“在乎”二字上,外在环境和内在生命产生了反张力,使自己无法衡定生命是否清明内省。
有一首诗说:想找间房子,给心灵居住。我的心已经被世间风雨敲打得伤痕累累,找间房子,让它休息。寂寞时,她是心灵栖息的家;敛翼时,她是身心歇息的枝。
人需要一座物质房子供自己居住,还需要一座心灵房子供精神栖息。寻找心灵房子是整个生命过程,人生苦海,心境好才能洞明内心、审视心灵、沉淀感情,顺利到达生命彼岸。那套属于自己心灵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家园。
心灵房子建在自己心里,空间不大,四面是墙。有一扇窗,能看到内心世界;有一扇门,通往内心世界。屋里摆着欢乐、悲愁、幸福和伤痛。有一部机器叫“记忆”,不停地放映自己以往生活片断和曾经经历的点点滴滴。房子虽小,内涵乾坤却无限大,可察微知著。
房子里有人生最真实的一面,承载着所有情绪和秘密,不能说,无法说,只能自己知道和咀嚼。有别人难以目睹的陈设。华灯初照,步入房间,能感受独处的快乐。信步走近书架,抽出喜欢的书,静坐灯前,同敬仰的作家默默心语,细细品味生命的丰富与厚重,心中创伤就会渐渐被岁月抚平。
静能生慧。合书静思默想,轻轻呼唤那熟悉的名字,抚摸那温柔的往事。高兴时,可以窃笑。忧伤时,可以流泪。静心体味人生百味、生活中点点酸楚和生命里丝丝甘甜,梳理散乱思绪,让心灵流出来的真情再流进心灵,被烦事纷扰的心就像放飞的小鸟,在自由蓝天中飞翔,达到心平气静的境界。
心灵房子,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就会变得灰色迷茫。人每天要经历很多事情,有开心的,也有烦心的。日子久了,生活就会杂乱无序,心也跟着乱了。如果放大这些痛苦情绪和不愉快记忆,人就会生活在阴影中。扫地除尘,让心灵房子亮堂起来,告别烦乱和痛苦,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空间。
没有心灵房子,人生即使成功也会失败。日本有个青年到一家大公司应聘,被告知没被录取,悲伤之余,他投河自尽,幸亏被人发现救起。这时,公司发来了致歉信,说他已被录取,先前的通知是工作失误。当得知他投河的事后,公司又解雇了他。
一座能容纳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发现自信和坚强、激励自己奋进的心灵房子,能使人生保持一种恬淡和安宁,化解许多生命遗憾,达到忘我境界,有坚定的信心和足够的力量去挑战命运,使生命弧线在抗争中以最完美的姿态划过。(墨未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