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永远不要等到「一切准备就绪」才去行动

发表于2017-09-13 13:23 阅读(10)
永远不要等到「一切准备就绪」才去行动

  作者:L先生的猫

  「我还没有准备好呢。」

  这大概是很多人喜欢说的话。

  面对一个完全陌生、或是超出了我们预料的情境,很多人的第一直觉,总是退一步,仔细审视,并试图找出各种理由,来避免让自己进入这种情境之中。

  因为陌生意味着全新的刺激,意味着不稳定,这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于是,「还没准备好」成了我们的救命稻草。

  想一想,你有多少次用这个理由,拒绝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

  无论是一次Presentation,一次演讲,一个全新的项目,一次合作,一个邀约,只要它超出了我们熟悉的领域,我们总会先吃惊,然后习惯性地后退一步,试图说服自己:

  「这个太难了,我得准备好才能去行动。」

  但是,什么才算「准备好」?

  你要明白,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会事先告诉你:

  你好,某月某日我会来找你,在此之前你有多少天的时间,请务必做好如下准备:一、二、三、四……

  这怎么可能嘛。

  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是未知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到问题,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你不知道遇到的问题你能不能解决——甚至,你不知道你所面对的,是一个问题,还是一个机遇。

  真正有效的准备是什么?是立刻去采取行动。

  互联网公司做APP,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规则:

  如果不确定一个产品是否可行——比如定位、功能、主打的利益点,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不是去开会,去集思广益,去反复论证和分析——这些做法除了浪费时间,一点用也没有——而是立刻开发出一个MVP(最小可行产品),先投入到一小部分目标人群,跑一下看看数据。符合期望,就继续做;不符合期望,就找出哪里不妥,修改,继续投入市场。

  什么是MVP?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具备这个产品最基本的雏形,具备最核心的功能,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我在《火在燃烧起来之前,总是黑暗的》中提到过一个音频团队,他们做的公众号点播功能,就是一个MVP——是的,甚至连APP都没有。

  通过让目标用户使用这个MVP,才能真正了解,这个功能是否真的有价值,是否戳中了用户的需求。

  同样,如果不知道一个调整是否合理,怎么办?不是去搜集数据、开会讨论、综合分析,这样太慢了。通用的做法,是做一个A/B测试。就是在一部分人中使用新的改进,另一部分人保持不变,然后,观察前者的数据是否会有提升,来验证这个改进是否切实有效。

  只有市场,才能真正检验一个想法是否有价值,除此之外都是空谈。

  在校园中,我们已经习惯了考试的模式:提前规定好范围、大纲、重点,让你有条不紊做好准备,一次攻克——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的。

  现实中,绝大多数问题,你在开始前是无法发现的。只有当你真正上手去做了,它们才会呈现出来。

  比如,你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上手了才发现很吃力;

  比如,你对任务的复杂度估计过低,上手了才发现需要的时间、精力太多;

  比如,你事先考虑了种种风险,上手了才发现各种意外,之前完全没考虑到。

  ……

  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现实中,我们对于遇到的项目和挑战,大多数信息不足。我们缺乏实战经验,没有真正体验过,也不知道整个流程和难点、关键点。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很容易萌生退意,迟迟不敢行动,希望先做好万全准备,尽量减少发生意外的不确定性。

  然而,在没有足够信息的条件下,你怎么知道会发生什么问题,需要做什么准备?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迅速采取行动:先迈进去,试探一下,收集信息,发现难点、重点、关键点,再仔仔细细进行筹划。

  在项目管理里面,有一个术语,描述这种做法,叫做「哈德逊湾式启动」。

  这个术语源自17世纪的哈德逊湾公司。那时,他们经常会在冬季运送皮毛,为了确保商船不会忘记东西,他们会先在距离港口几英里的地方停留一段时间,以此检验:是否有任何工具和给养忘了携带?如果有,就返回港口进行装备,然后再出海,避免在海上陷入困境。

  在现代的项目管理中,这是极为常见的方法。

  如果项目经理对一个项目没有把握,或者对一项任务的难度不确定,通常会先做出一个短期的规划——比如3天、5天、一周,然后让团队按照规划动工,试验这样的规划是否合理。

  等试验期结束后,再根据试验的结果,对规划进行修正。然后扩大范围,再进行一次循环,以此类推。直到将所有的时间和进度确定下来。

  如果你对一个事情没有把握,沉溺于观察、想象、思考,只会浪费时间。

  最好的方式,是尝试一下:在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基础上,了解它对于能力、经验、资源的要求,再权衡一下:我能不能做到?这值不值得去做?

  如果确定要做,再根据之前收集到的信息,进一步作出规划。

  这不仅仅是做项目管理适用,其实我们面对各种事情,制定各种计划的时候,都是适用的。

  经常有人来问我:我做了很完善的排程表/计划/规范/SOP……但是发现都派不上用场。不是意外频出,导致排好的日程根本没用,就是团队伙伴都不按规范操作,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错误:做好计划,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它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计划,是要将长期和短期互相结合的。

  先定一个短期的计划,做完,根据完成的实际情况,对下一个短期计划进行调整,让它变得更合理,然后再按照调整后的短期计划执行,循环往复,直到填满整个长期计划。这才是真正有效和有可行性的计划。

  换言之,指望一次思考就能解决问题,这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断地在行动中获得信息,获得反馈,再进行修正和调整,才能让计划真正得到落实和贯彻。

  一言以蔽之,就是:

  分步思考,短期规划,快速行动。

  并且在行动中,收集反馈,进行试错。

  这就是「高效」的秘诀。

  也是让我们不错过任何一次机会的最好方式。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