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见了这样一句话“揽一轮明月入怀”,不觉心中一动,好清雅的句子。这应是怎样的心境呢?明净,空灵,身处尘世而别具禅心。
是啊,身处在这样一个繁杂浮躁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会一脸尘埃满身疲惫。什么时候能够停息下来,寻找一处宁静的港湾,洗去满身的疲惫呢?
月亮追赶着太阳的脚步,太阳又扯着月亮的衣襟,谁都无法停下匆匆的脚伐,谁也不肯停息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现代社会的一个轮子,列车在高速运转,我们又如何能够停下脚步呢。每个人都身不由己。没有时间看一看身边灿烂的阳光,抬头望一望空中那一轮如玉的月亮,也无暇弹去身上的尘土,擦洗心灵上斑斑锈迹。在不停的追寻中,岁月就这样匆匆地去了,青春年华苍老成残花败柳。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们缺少古人那种悠然恬静的心境。虽然时代不同,人的心境也有所不同,但人性中所固有的东西应是一脉相承的。如对于美的追求,人格的自我升华,心灵的自我净化等。古之圣贤并非不贪恋红尘,但他们更看重人生的目标,人性的纯度,心灵的宁静。所以,他们总是能够化动为静,坐看云生涛灭,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滚滚红尘处修身养性。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用自然的清新来净化被官场污染的心灵;刘禹锡身居陋室而坦然自乐,就是用物质的清贫来锻造精神的高雅;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用物我两忘的境界来达到心灵的净化,提升人性的纯度。
儒家学说中的“中庸之道”,其核心就是人性的自我修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在孔子看来,人性中很多的东西是先天固有的,有的则是通过学习,教育得以提升的但自我修养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他很多言论中特别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我们之所以说“揽一轮明月入怀”具禅心,因为自我净化心灵,是佛家最为推崇的做法。佛家人认为:“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并说“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在佛家看来,人性纯度的提升,心灵的净化,一是“心静”,二是“要依靠自己。
只有心静才能开启人类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够自我修养,其意义不仅仅是纯净人性剔除人性中的杂质,对人类智慧的开发也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会常常看到高僧“坐禅”面山而“悟”。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与“中庸之道”不谋而合,实在是人类的精华之所在。
盈两袖清风拂尘,揽一轮明月入怀。这当然不是轻易就可以做到的。然而,适当放慢脚步清除心灵的蒙尘,让我们心灵更加清澈空灵,让我们生活变得轻松惬意一些,总是可以做到的。古人尚且可以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我们总是疯狂地追寻前头的目标,而沿途的风光却被我们忽略了,这岂不可惜?人生一条路从起点到终点。如果我们无法享受这一过程,人生就会失去很多乐趣。当我们到达人生的终点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起回头?可是又怎样回头?所以,停下脚步,在风光最优美的地方
在一个风轻云淡月色皎洁的夜晚,揽一轮明月入怀,洗去心灵尘埃。岂不是人生最为美好的境界。
揽一轮明月入怀,就是想做一个纯净的人,高尚的人,想我们的人生不必过于匆忙和疲惫。这并非如佛家禅语那般高深和神圣。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当我们累了,痛了,哭了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将船舶靠岸,让我们的心灵得以适时休憩。用来自大陆温暖的阳光温暖被海风吹透了的身心,用清澈的泉水洗去征尘,用那束明媚的眸光抚平难言的哀伤?洗涤心灵,用阳光,用山泉,也可以用心灵。
揽一轮明月入怀,洗去一切尘埃,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