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拿什么来对抗生活
发表于2017-11-18 13:16 阅读(3)
我们拿什么来对抗生活
如果你跟我说某个人多么的优秀多么出色,我可能还不太感兴趣,但若你说到她有个不一样的特质我就会特别感兴趣,因为这些才是我可以学习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门罗,是个家庭主妇,人到中年才开始写作,每天都有写,从未停下来过。家里四个孩子,忙完孩子就是写写作,也不认为自己写得多好。她说:“生活琐琐碎碎,写作也就是出口,我每天对自己的写作有个定量,强迫自己完成。
这和年龄增长有关。人们变得强迫自己去做某些事情。配合写作的是每天步行五公里。如果我知道有哪天我没有办法走那么多,我必须在其他时间把它补回来。”她还说,这其实是在保护自己,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其实她是不是得诺贝尔奖文学奖我并不关心,在这之前我也没看过她的作品,但我真的为她的好习惯喝彩。毕竟能够坚持的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她还是一个有家庭有孩子的人。
村上春树年过半百,每天都在长跑,从未间断过。他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耐力。他说,跑步时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思考,可以听音乐,可以漫无目的地放松,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
我不认为自己喜欢村上的书,但我倒是欣赏他的生活方式。到一定年龄,才知道人真的需要坚持点什么来“对抗”生活的无能为力。
没有人天生是奇才,只是他们一定有个好习惯让他们看起来不那么失败。他们有自己对抗世界的方式,这个方式不是怨言不是愤世嫉俗,而是悄悄地改变着自己。
著名作家卡夫卡当,他一辈子公司小职员,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作家,卡夫卡没当这个职员,也许写得更多,但也可能写得更少,无所成就。所以,你处于什么位置,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一种个人的品质。
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个人。卡夫卡只是安安分分当个小职员,业余做点喜欢的事,互不干扰,他不抱怨不纠结,不整天怨天尤人,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有时候想一想,这样一个人也蛮好的!
看过蔡澜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一件小事:他去一家餐厅吃饭,看到一个小伙扮着小丑,用球扎出各式各样动物图形,把来吃饭的孩子逗得很开心,他每周来两次,每次一个小时,一次700元,其实这只是他的副业。
他的主业是送快递,蔡澜先生问他怎么学得的这一手绝活儿,他笑着说,自学,买书自学,多试几次就会啊,可以增补收入,还能让别人很开心,何乐而不为呢?蔡澜先生佩服不已。
他如果只是抱怨他爹妈拼不过别人,工作太辛苦,整天愁眉苦脸,那么他的生活过得怎样可想而知了。他有属于自己“对抗”世界的方式。
木心先生说,如果研究麻将,坚持研究五年,你都会不一样。试着钻一件事情。对抗生活,除了动嘴,找点别的方式吧。
再说一件不起眼的事,我的一位友人说她父亲看上去特别年轻,为什么?每天饭后散步时带上一把熟花生米,几十年都这样。花生米,这么简单,但你试试每天吃,试着把枯燥的事重复一千遍试试吧。
前几天,有朋友推荐我看谭元元的芭蕾舞视频。她说她每天早上起来时就要看这么一段,享受毛孔被唤醒的感觉,谭元元的名气我不太了解。
但我记住了她训练时某次访谈中的一段话:“比如你一个星期休息两天,但你如果超过两天不训练,第三天你就会觉得什么东西不对劲了。每天训练,肌肉对于你的动作产生记忆,形成自然反应。一旦你停下来,这种肌肉反应马上就减弱了。所以舞蹈最辛苦的不是动作,而是日复一日,重复做着已经做过无数次的动作,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