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你把时间花费在哪里,你就会成为谁

发表于2017-09-19 12:21 阅读(1)

你把时间花费在哪里,你就会成为谁

文:鼹鼠的土豆

  我念高中的时候,跟我同宿舍的女同学又拉又吐。卫生委员怀疑她怀孕了,接着很多人都在传这件事,都在谴责这个女生。这位女生几次痛哭,但谣言还是飞速的传播。

  这位女生的家长被请到学校,刚毕业的班主任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件事,我和女生一起去求助隔壁班的班主任。隔壁班班主任问卫生委员,她怀疑怀孕的依据是什么。卫生委员自信的说“来月经跟男生在一起就容易怀孕。她来月经的时候跟男生一起打篮球的来着。”隔壁班班主任说“我去药店买验孕棒,如果她没怀孕,你就要跟她道歉。”然后她就去学校门口的药店买了验孕棒,亲自跟女生去厕所以后,拿着结果回来,让卫生委员念了说明书。下午请生物老师给全班讲了生理卫生,讲了怀孕的原理。

  不久之后学校食堂贴出告示,有的同学对食堂某种馅的包子过敏,会有上吐下泻的情况,食堂以后不卖这种馅的包子了。很多男生也表示他们吃了包子上吐下泻。我和女同学们才想到当时我们也是每天早上吃这种馅的包子。

  我不知道卫生委员是不是真的跟这位女同学道歉了,但这位女生的父母非常感谢这位隔壁班的班主任,他们是普通的农民,在家务农种瓜。为了表示感谢,这位女同学的父亲,在夏天的时候送了一车西瓜给学校。他没有明确表示是因为这件事,但是却单独送了隔壁班班主任花生和毛豆。

  是不是觉得这有点可笑,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犯这样可笑的错误,按照自己的认知去理解,然后理所应当的觉得自己是对的。却全然不想自己这么做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伤害,在网络的世界,评论和下结论变得容易。我们既要避免做冷漠的看客,也要克制自己不要冲动的下结论、给别人贴标签,给别人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我家的小时工昨天跟我说,她最近特别忙,因为跟她一个片区的另外一位同事辞职了。她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她的这位同事春节期间去别人家里服务,女主人说自己金项链丢了,在这段时间只有小时工来过她家,因此扣押了小时工并翻包。小时工报警之后,警察又帮忙搜身,最后警察在女主人孩子的玩具娃娃脖子上找到了金项链。公司希望小时工忍下这件事,小时工觉得受到了莫大的屈辱,决定辞职打官司。

  我常年组织大家读书、写书评、写文章,并因此开通了公众号“人生补习班”,最近有个人说“还人生补习班呢!先自己补习补习吧!”我难过了很久,我的好朋友老付说“你怀孕了,不要为了这种事伤心,大多数人按照自己的标准理解别人,我们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想想真是有道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人和人之间完全理解不可能,就连读书也是每个人的看法不同,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间、不同心境读同一本得到的也不一样。正好看到友邻苦茶分享“年轻时候读书,害怕没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要不是坚决捍卫,要不就是坚决反对,至于捍卫和反对的对错与否反而不关心。慢慢读书多了,才逐渐发现,全对全错的情况还是很少,越仔细阅读,越能感觉到作者言谈的复杂。交流就不仅止于对错,而是有更深入的交流了。如果说为人处世上,需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话,那么,读书也需要这种精神。大体作者总是想要表达一些想法和观点,这些观点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如果我们能够从中有所启发,自然是好事,如果错了,我们也可以纠正,但没有必要扬人之短。”

  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一下就说出了我这些日子的思考,质疑的逻辑,不就是就事论事。作为旁观者,我们都可以无关痛痒的占领道德制高点,谴责、讨伐。是的,你有言论自由,可真正“质疑的逻辑”是你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为你的评论负责。你可以同情弱者,但如果弱者犯错,他一样要付出应该付的代价!你的确是旁观者,你的确跟这件事没有利害关系,但你同样要为你的表态负责。

  学习中,质疑是吸收知识最快的方法,我爸爸就坚持抬杠长知识。这种质疑的关键是“学会提问”,通过提问理清逻辑,进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大家在网上经常会对一本书的好、坏而辩论,质疑不是说强调作者搞过外遇,当过小偷,这家出版公司曾经出过烂书。你读的是书,学的是里面的知识文化,见解理念,为的是扩展视野。每个人、每个公司都不可能一直不犯错,大羹必有淡味,大巧必有小拙,白壁必有微瑕,人无完人。当我们讨论一本书的时候,不要扯一堆,请把中心放在书上。你可以向对方提问“书里讲的是什么?”“那些章节论点好?”愤青一样把自己陷入无聊的骂战中,还自我催眠是“通过碎片化阅读”获取信息,时间怎么会够用?不要用你很忙,很努力来安慰自己。

  我的朋友们经常跟我说,把时间、精力、钱花在什么地方,就会收获相应的东西,花在吃上,收获身上的肉;花在读书上,收获知识;花在写作上,收获稿费和书;花在骂战上,收获的又是什么呢? 
相关内容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