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存在一种境界
发表于2017-09-19 15:06 阅读(8)
只存在一种境界
生命中有许多快意的事情,读书大约可以算作一种,可是,现在生活的节奏和功利破坏了闲适的阅读快感,读书有时变得不那么快乐。当然,读书有很多种,为知识,为实用,为修养,有一种读书却是为快乐,为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厚。
在阅读中行走,在行走中阅读。我读书从来都没有选择,我觉得每本书都给予了我很多很多。但是,对文学经典我向来怀有很深的敬意,那些被许多人反复阅读的文学作品在不同的时代撞击着不同的心灵。同时,我也深信文学阅读是一种非常私密的感觉,需要我们打开心灵的枷锁,谛听来自生命深处的声音,这些细密的感受就这样一点点塑造着我们,改变着我们。我一直在阅读中思索,在思索中阅读。每每读完一本书,我都会如释重负地“反刍”半天。
我对书是有感情的。天文地理,文史哲美,诗歌散文……只要是书,都是涉猎的对象,读的时候或躺或坐或卧,或茶或烟伴之。读书时间或长或短,或白天或黑夜。读书没有规律,有书即读。我的家里随处可见各种样本、各种内容的书,只要我手能触及的地方肯定会有书。不然,我会发火的,甚至火冒三丈。或许有人会问,读书有境界吗?作为一个读书人,我常常自问: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修身养性?是求知益智?是为生命和灵魂寻求一种最终的精神皈依?无论是哪一种读书的态度,我想,大凡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说在终其一生的阅读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都是在寻求一种读书的精神。一个是读书的艺术性;另一个是读书的自由性。具体讲就是,读书是一种率性而读的乐趣,一个人在读书时,心灵应该是自由的,生命应该处于和谐的状态,这种读书时的心境使阅读本身成为了生命的享受和乐趣。这是一种纯然的、无功利性的、诗化的阅读生活。
多读书,读好书。话说回去,读书还有“三重境界”:为知,为己,为人。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见识和智慧;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为人”,不是“今之学者”的“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为人”,话说大些就是“为黎民百姓”而读书,这一点很难做到。放眼看看今天,文化精神在萎缩,谈论读书精神,似乎也成了一种奢侈的事情。功利化、商业化、低俗化、快餐式的阅读,在今天越来越成了趋势,而那种超然的、艺术化的读书生活,仿佛只能在我们的记忆里去品味、体悟。然而,没有读书精神的阅读生活,究竟该是一种怎样的枯燥、乏味、刻板的阅读呢?古罗马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摘引了这样一句名言:“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寻求一种读书的精神,往往决定了一个阅读者对于书籍的选择态度,对于读书方式的追求,对于读书目的不懈的探寻和对读书对于生命和人生的精神作用的终生体验———可以说,正是这种读书精神,才是我一生读书的精神依托,也才使我能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静下心来读一点书,享受一点沉思的快乐———这种读书精神,更是我这个阅读者漫无涯际的读书生活中,永远牵引我的灵魂的灼目灯塔。
不过,读书是个人的事情,没有理由强求别人。因而,有一点闲,有一点钱,还是逛逛有点品位的小书店,看到喜欢的倾囊购之,可以是天文地理,文史哲美,诗歌散文,但不能是教科书,回来以后,洗一回手,泡一壶茶,放一盘歌,半躺在床上,让外面的阳光或月光静静地洒在窗前,当然,如果是雨夜那就更好了,和着敲窗的细雨,捧读心爱的书籍,心驰神游,岂不快哉。这也许就是读书带来的另一种境界或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