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智性思索,勤工俭学【六】

作者:萧月月 发表于2017-11-20 20:20 阅读(2)

智性思索,勤工俭学【六】

一一智性思索小说连载之六

献给生我养我爱我恨我骂我,及诸天下的人们,为活着真好干杯!

一一题记

【六】勤工俭学

陪伴人生的旅程,总是被坡坡坎坎牵绊;而求学的路上,难道真正平坦?答案早就注定。这不,刚刚结束了小学4年级,还未跨入上年级门槛,一纸通知传来,生员紧张,严重超员,这期小学5年级,就没有师资与教室开办,惟有去离自己住家八、九里路远的中学校,去上5年级课程了。

到了新学校才知道,所谓的中学校,其实真的是刚刚兴建的新学校,是开垦的一片棺山(坟芏),从土地中泛冒出的新型中学,原因很简单,就是各个公社(乡镇)必须兴办小学、中学,甚至高中,而且必须办在所处公社的中心地带,并不得占用耕地,而这片坟芏首当其冲,正是中间的中间,所以理所当然成为了新的校址,恰好我们红运当头,刚好赶上,不是有“我不下地狱,谁能下地狱”之说,在等待着我们呀。

看到初到的新学校,真的是繁忙的工地,可谓边学边建,我们在新修好的几幢教室读书,另几幢还在建设。特别是那个火红的年代,热血沸腾的人们,斗志昂扬的精神,让我们学子一样受到感染,“学校困难怎么办?勤俭建校努力来!”火红的沸腾,喧起了火红的追求,每个学生都是希望,都是未来,大家自愿捐献河沙、河石、煤炭花,于是,在我们所处的公社(乡镇),非常火热的场面出现了。

无论河沟河坎,一个个学子从河水里捞出河沙、河石,家里的煤炭花不够就把别家的收齐,甚至到乡村的土砖厂去推,土砖厂也受到感动,纷纷大力支持,在一条农村的土路、田埂上,满载河沙、河石、煤炭花的鸡公车“吱呀”嘹亮,一车车飞到了学校。

然而,这样的劳动强度,对于身材高大、体质又好的学子并非难事;但对于我这样身体赢弱,个子又矮又小的十二、三岁孩子来说,用鸡公车推着几十上百斤重的东西,步行八、九里乡村土路、田埂,那还真的有点艰难,

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

顶着烈日,父母教我将河沙或河石、或煤炭花绑轧好,交代了一些操作要领,自己推着的鸡公车就开始歌唱了,在沙石公路上还尚好,虽说推得歪歪扭扭,左右摇晃,因路宽不至于翻车,可走入农田包裹的小路、田埂时,情况就非常不好了,好几次都差点翻车,幸好自己边走边总结经验,当有翻车迹象时,马上停下脚步,稳住脚根,轻轻将车放稳,待仔细观察前方道路状况后,才开始继续推行,如此反反复复,顾不得一身汗来一身泥,马不停蹄地推入学校,待老师验过货量后,头天下午推了第二天下午接着干,终于在几天之内圆满完成了任务。

推的任务完成,就又投入学校的操场清扫垃圾、平整场地,以及和建筑工地的泥瓦匠一起,搅拌水泥、砂石、做炭花砖围墙等工作,总之是半天文化知识学习,半天劳动,还与同学们一起,积极踊跃地向学校捐献斑竹、树木等建筑材料,自己搬不动树木,只有扛上斑竹,在早晨上学时扛来,可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们记忆犹新。

七十年代的我们家乡农村,早已是社社(乡镇)、村村通公路,队队、家家通广播、电灯照明,所以高压电缆、电线林立,但也不乏自搭、乱拉乱接电线电缆的现象发生,惟此就发生了一件惨案。

这个同学比我们大一点,还是我们一位同学的哥哥,估计最多不过十三、四岁年纪,虽说个子不高,但平常爱嘻嘻哈哈,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所以他扛上斑竹,觉得非常好玩,闪页闪页,晃晃悠悠,自有无限乐趣,加之同学之间,你追我赶,相互打闹取笑,就将平扛的斑竹仰扛得高高,还边跑边喊,但乐及生悲,只听“嚓”地一声,一团巨大的闪电火光,一下将扛着的斑竹拉入高压电缆,几千的电压,瞬间将这个同学击倒在地,将他活活击倒,其现场惨不忍睹,光荣牺牲了自己年轻生命。

这件事情发生后,学校对整个学生队伍进行了整顿,也发动同学们捐款捐物,从此以后再也没发生类似事件。我也捐了款,捐了斑竹,并扛到了他的家里。送葬那天,成千上万的人,县上、公社、大队(村)、生产队的领导都参加了他的默哀送葬,可谓山川垂泪,江河呜咽。

在那个红色的年代,我们学校的学工学农也搞得红红火火,热火朝天,因离国家工厂太远,只被组织参观了一个工厂,看到了许多大型机械设备,被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运转自如,各种诸如吊车、机车、机床等等,各种噪音交相辉映,煞是壮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关键的学农一项,也让我们受益匪浅,成为终身铭记的难忘记忆。

因我们家乡当时的拖拉机太少,一般犁田都靠耕牛犁地,人锄耕种。学校就和公社、大队、生产队商量,选择了土地较多,劳动力紧缺的几个大队、生产队,由学生自带大米,大队、生产队出蔬菜和肉食提供给学生,学生们去将耕牛犁出的大坯(大的土块),用锄头打、挖成细块、小块泥土,便于撒播小麦播种,于是,紧张的繁忙开始了。

踏着早晨的晨,同学们或骑着自行车,或走路,肩扛背挑,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农田,在老师或班组长的口哨声中,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欢乐的歌谣,喊着响亮的口号,整齐划一地开伐农田,像解放军叔叔一样,队列整齐,一齐下田,一齐收工,一齐吃饭,一齐回家,力气大的、经验足的,多挖一点,力气小的、经验稍逊的争先恐后,磨出了水泡、血泡,挖到了手脚不怕,轻伤不下火线,大家憋足了一股劲,战争年代,解放军叔叔死都不怕,我们吃点苦、受点累,又有何不可。

最为高兴的是中午、下午的收工时辰,当热气腾腾的蒸子干饭、大头菜、白菜、蒜苗、萝卜、辣椒与猪肉等炒出的大锅饭菜端上来时,那可更是欢乐海洋,同学们那个乐啊,笑啊,喜啊真正发自肺腑,毕竟自己的劳动汗水,需浇灌有辛劳,但更体验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这个饭菜,吃得又香又甜,又美又欢,如同吃着的山珍海味,喝着的素汤,如同琼浆玉液,吃一碗,抢二碗,觉得只有这些饭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了。

就是这样,我们在小学五年级和初中、高中的五年学习中,几乎是9比1的课堂学习与勤俭建校、学工学农中,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求学生涯,但也为每个学子树立了“苦已吃过,累已受了,所有一切,其奈我何”的坚强信念,为以后的人生旅途,奠定了坚实基础,明确了前进方向,可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精神食粮,已牢牢扎根于我们这代学子们心中。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