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一生中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

作者:◣誓訁◢ 虚伪的谎言 发表于2017-09-26 10:36 阅读(7)

罗杰斯:“你一生中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但是,成为“自己”到底又意味着什么?

一个人本来有区别于任何人的最重要的生命标志,这个标志就是“自己”。这个自己是人的本质,是一个个体与社会所形成的独特系统,是自然赋予个人的独特性,是环境派生出来的并融于环境的完美系统。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自己,他才可能成为自然中的一部分,社会中的一部分,他才是强大的、独立的、完善的,并且真正地能与自然界,能与社会融为一体,他才不会孤独。

而且,如果人成为自己,这个人就会不断地创造自己,实现自己,进而使这个人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满足和成就。这个人的一生,才会沉浸在真正的成长的喜悦中。

但是,什么叫自己?孩子似乎从未在成人的身上得到过答案,却常常在成人身上找到的是喜悦之后的迷失、成功之后的失落、获得之后的恐惧、选择之后的挣扎,这一定不是正常的生命状态,但是在儿童那里找到了自我诞生、自我发展、自我形成、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全部过程。

人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句话是否是真理,是否是人的本性所在,是否能成长成为一个人们普遍意义上认为的健康而和谐的人?——答案是肯定的。

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这样成长中的少年人身上,看到马斯洛所描绘的那种健康人格品质的端倪:

一、他们能准确充分地认识现实;

二、他们表现出对自己、对别人以及对整个自然的最大的认可;

三、他们表现出自然、朴实和纯真的美德;

四、他们常常关注各种社会疑难问题,而不是他们自己;

五、他们具有喜欢独处和隐静的品质;

六、他们独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环境的约束;

七、他们呈现出一种清新不逊的鉴赏力;

八、他们较常感受到神秘和高峰体验;

九、他们较易具有一种全人类的同一性;

十、他们建立了仅与少数人深厚久远的人际关系;

十一、他们易于接受民主的价值观;

十二、他们具有很强的伦理观念;

十三、他们具有发展完善的、非敌意的幽默感;

十四、他们具有创造性;

十五、他们抵制文化适应。

使用马斯洛对健康人格的描述再合适不过了,但是这样的人格状态一定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就在童年期,从刚刚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

如果童年期的自我不能形成,那么其后的一切发展都不复存在。这就让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作为人,生存状态各不相同,但是,他一定能够达到一个最好的状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状态,一个被称为人的标志的状态,而这一状态一定要回到童年,这是所有心理学家的共识,也是教育家的共识。

我们几乎能够看到0至18岁似乎伴随着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自我概念形成、自我发现、自我形成、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从婴儿一出生开始,儿童就在做一件事情:把自己的经验同外在的世界分离开。这个认识的过程似乎都是在为儿童形成自我的概念做准备。当一岁多,儿童对这一世界有了最浅显和最基本的认识时,自我就在儿童的心中开始了觉醒。婴儿在还没有开始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我跟你是不同的,他用“打”发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独立宣言。

再发展,语言出现了,他用“不”强化了他的独立宣言;紧接着,他用“我的”再一次大声宣布“我”要建构“我自己”。实际上在这个期间我们能够看到儿童同时也在发展他的时间、空间智能,发展他的各个器官,发展他的各种能力。但那一样不是在为“我”服务呢?

等到他达到三岁时,“我”就变得强大起来。他开始从意识形态形成自我,儿童为了确定自己开始在意志上同成人抗衡,毫不犹豫地果断地执行自己产生的每一个想法。这种反复的尝试能迅速地建构起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儿童与人的关系,儿童与物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派生出了儿童与自己的关系和儿童的心智状态。一旦儿童走上了形成自我的路,其后的路就走在了一条人性自然发展的道路上。

实际上,那个内在的自我从此就会引导孩子走向成长,这是人的天性。或者说人本身就蕴涵着自我成长的内在能量,这是自然的、天赋的。这种力量在童年期一旦形成就会固定在孩子的身上。而这种实现自我的倾向和需求,远比儿童因为遇到的痛苦而停止发展的驱力要强烈的多。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