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她。按照惯性思维中,她应该是一个充满快乐的人。毕竟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姻美满。想象中,她应该每天都是乐呵呵的。但随着交往的深入,我吃惊发现:她每天情绪起伏很大,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阴雨绵绵;上午飘在云端,下午就坠入谷底。而影响她情绪,几乎没有什么大事情,都是他人有意或无意的话语或举动。
丈夫出差给她带回小礼物,她欣喜万分,格外自豪地在朋友间、同事间进行炫耀,微信上也上传了她灿烂的笑脸和耀眼的礼物。给她点赞的人不少,她仿若飘荡在天上。但不知那个不解风情的人,偏偏说了一句:真正的爱,是我有一分,还想方设法给你两分;她丈夫赚那么多的钱,一次出差才买那么丁点礼物,有什么可炫的。这句话传到她耳朵,她脸上立即晴转阴,并开始找朋友絮叨,也开始对丈夫有了一点点抱怨的情绪。
孩子打来电话,告诉她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的消息,她难抑兴奋,喜滋滋告诉身边的朋友。一位朋友高兴说道:孩子们都很有出息,我那孩子昨天也给我发了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信息。国家奖学金?她重复了一句,随即不再言语。原来欢呼雀跃、高谈阔论的她自接到电话后就陷于沉闷。
穿了一件新衣,她常常可以因为有人夸而高兴,有人嫌而苦恼。
做了一件事,她不是在乎自己的满意度,而是在乎他人的评价。往往有掌声就乐,得不到夸奖就痛。
她快乐与否,几乎都是他人操纵的。
人生需要快乐。人活着,一辈子都在寻找快乐。对她而言,所要寻找的,仅仅是欣赏、肯定,以及与他人攀比后所能获得的一种优越感。
至于自己的生活目标,努力的结果,及对人、对事认可度所能带来的快乐,都消磨在他人的评价之中。
人生一世,固然不能将自己藏进一个玻璃瓶,与外界实现隔离,但人活着,就应该经营自己,生活也好,工作也罢,都应围绕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延伸。快乐,应该是自己给的,不关乎他人的看法。
分别的日子,丈夫能够惦记,应该快乐,与礼物的轻重无关;孩子能够好学上进,应该高兴,与取得的成绩无关;新衣,是自己购买的,应该快乐,与他人的审美观无关;完成的事项,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应该高兴,与他人是否夸奖无关。很多本应属于她的快乐,就在她错误使用获取快乐的手段中流失……。
快乐,是自己的事。人,不管在怎样的环境,都应坚守自我,抛弃浮躁、庸俗的攀比和比较,才能给自己快乐,还自己快乐,才能不让他人的眼光和想法淹没应有的快乐。